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稠油资源是常规原油耗尽后的替代品。但稠油粘度大,难以直接开发利用,稠油井下水热催化降粘是解决此难题很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论文以辽河稠油为研究对象,在高压反应釜中模拟注汽热采时井下改质条件,考察水热裂解的可行性,寻求稠油改质过程适宜的改质条件。通过检测反应前后样品的SARA组成,平均分子量、粘度和沥青质、胶质含量的变化来衡量稠油改质效果。并对稠油中沥青质的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主要结论如下:(1)无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在反应温度为240℃、反应24h、水油质量比0.5时,50℃粘度由原来的147.30Pa·s,降到130.40Pa·s。(2)过渡金属离子催化降粘以及降低胶质、沥青质含量的顺序为:Fe2+>Ni2+>Co2+>Ti4+>Cr3+>Mn2+>Cu2+>Zn2+。且在260℃、反应24h条件下,Fe2+最佳用量为0.20%。(3)由沥青质和胶质XRD数据计算出辽河稠油分离产物中的沥青质芳香层间距(dm)、脂链之间间距(dr)、芳香片的直径(La)、晶胞高度(Lc)、芳香片堆积层数(Me)为别为2.32、2.91、27.9、13.6、6.9nm。(4)测定以苯和甲苯为溶剂时沥青质平均分子量分别为3 167和2404。表明沥青质是由单元片层缔合成的的缔合体,溶剂的极性可使沥青质的缔合程度降低。(5)溶液法通过计算得到辽河油田正戊烷沥青质的偶极矩μ=7.91。(6)粘度法和表面张力法分别测定沥青质的沉淀起始点为41%和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