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催化降解及其沥青质化学性质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ieqi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稠油资源是常规原油耗尽后的替代品。但稠油粘度大,难以直接开发利用,稠油井下水热催化降粘是解决此难题很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之一。论文以辽河稠油为研究对象,在高压反应釜中模拟注汽热采时井下改质条件,考察水热裂解的可行性,寻求稠油改质过程适宜的改质条件。通过检测反应前后样品的SARA组成,平均分子量、粘度和沥青质、胶质含量的变化来衡量稠油改质效果。并对稠油中沥青质的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主要结论如下:(1)无催化剂存在条件下,在反应温度为240℃、反应24h、水油质量比0.5时,50℃粘度由原来的147.30Pa·s,降到130.40Pa·s。(2)过渡金属离子催化降粘以及降低胶质、沥青质含量的顺序为:Fe2+>Ni2+>Co2+>Ti4+>Cr3+>Mn2+>Cu2+>Zn2+。且在260℃、反应24h条件下,Fe2+最佳用量为0.20%。(3)由沥青质和胶质XRD数据计算出辽河稠油分离产物中的沥青质芳香层间距(dm)、脂链之间间距(dr)、芳香片的直径(La)、晶胞高度(Lc)、芳香片堆积层数(Me)为别为2.32、2.91、27.9、13.6、6.9nm。(4)测定以苯和甲苯为溶剂时沥青质平均分子量分别为3 167和2404。表明沥青质是由单元片层缔合成的的缔合体,溶剂的极性可使沥青质的缔合程度降低。(5)溶液法通过计算得到辽河油田正戊烷沥青质的偶极矩μ=7.91。(6)粘度法和表面张力法分别测定沥青质的沉淀起始点为41%和32%。
其他文献
现在社会倡导终身学习的思想,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信息时代
密胡杨是以密叶杨(Populus talassica)和胡杨(P. euphratica)为亲本杂交选育获得的新树种。选取一年生密胡杨幼苗为材料,利用盆栽方法,模拟叶片损伤条件(摘除20%叶片、摘除60%叶片),分析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的变化,以评估伤害条
<正>在日期召开的"第四届信息交流产业协作研讨会暨中医药发展论坛"上,会议代表一致看好中医药,认为中医药在健康产业发展中运用广泛、疗效显著、贡献突出、前景广阔。议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