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外阅读,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而且能够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初中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并不乐观,一方面学生的业余时间的安排受到信息化的冲击,多倾向于沉迷网络;另一方面课业的负担使许多学生疲于应付作业、考试,很少有时间来阅读课外书。不仅如此,城市和乡镇的学生,由于家庭成长条件和学校学习环境存在较大差异,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着各自不同的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城乡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发现二者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的差异性,以及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进而推进初中生课外阅读的教学与指导。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洛阳市两所初中初一至初三的700名学生作为研究被试,对比了城乡中学生在家庭阅读条件、课外阅读计划、课外阅读兴趣、课外阅读行为、教师课外阅读指导等各方面情况。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有:城乡初中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共同特点有:1、城乡初中生课外阅读均明显不足。每周课外阅读时间都集中在1小时以内,应试教育的目标使初中生集中一切有限时间反复做题和测验,缺少对课外阅读的投入。2、城乡初中生课外阅读计划均有所欠缺。阅读计划缺乏条理性和长期有序的规划。阅读行为比较随意。3、手机和网络成为城乡初中生课外阅读的主要媒体。调查数据显示70%的学生每周要利用手机或者电脑来进行阅读。对此需要加强引导,教会学生恰当使用网络媒介获取信息。4、课外阅读的内容都多为文学类书籍。学生的阅读种类比较局限,学生要获得全面发展,必须扩大读书的范围和种类,才能够触类旁通,将知识系统联系起来。5、课外阅读时间受到网络和电视的冲击。在课外时间内,乡镇初中生和城市初中生喜欢看电视和上网的比例基本一致,达到了50%以上。喜欢阅读的学生所占比例都相对较低。城乡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性:1、城市学生的家庭阅读背景较好,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学生的家长如果经历过高等教育的,这些家庭的孩子往往会比受教育程度低家庭的孩子具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广泛的阅读量、更持久的阅读时间。2、城市学生和乡镇学生因为各自不同的学习压力和学习环境影响了课外阅读。城市学生学习竞争激烈,而乡镇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启蒙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3、乡镇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引导不够,学生缺乏图书资源。4、乡镇初中学生主观阅读态度不如城市初中生,受家庭教育及公共阅读资源的影响,城市初中学生主观上更喜欢阅读。根据研究得出的结论,本文为改进初中生的阅读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包括建设乡村公共图书馆、建设班级图书角,优化学生数字化阅读工具和内容、提高乡镇教师和家长的阅读指导理念和方法、加强师生和同伴之间阅读交流和指导、城乡家长转变观念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等。学生阅读的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家庭、学校、政府各方面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