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掌握福岛核事故对海阳核电厂本底调查的影响。方法:于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定期采集海阳核电厂周围5个固定监测点的气溶胶、沉降灰和空气131I样品测量,连续测量5个固定监测点的Y剂量率;1.使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气溶胶样品,使用中流量采样器采集空气131I样品,使用水盆法采集沉降灰样品;2.采用Model919E HPGe多道γ能谱仪测量气溶胶和沉降灰中134Cs、137Cs、58Co、60Co、54Mn、103Ru和110mAg及空气中131I的放射性水平;3.采用BH1216低本底α、β测量仪测量气溶胶和沉降灰中总α、总β和90Sr的放射性水平;4.采用YB-Ⅳ型高压电离室Y剂量率仪于5个固定测量点连续测量Y剂量率;5.比较事故前后样品测量的数据,分析福岛核事故对海阳核电厂环境辐射本底调查造成的影响。结果:1.气溶胶样品中在事故后第二个月监测到134Cs、137Cs,其中134Cs的范围为58.2~85.7μBq/m3,均值为74.9μBq/m3,137Cs的范围为19.8~68.3μBq/m3,均值为46.3μBq/m3;在事故发生当月和第二个月监测到了90Sr,其范围为27.6~48.6μBq/m3,均值为38.3μBq/m3;总α、总β无明显变化;’8Co、60Co、54Mn、103Ru和110mAg均未检出。2.沉降灰样品中在事故发生后137Cs的范围为0.08~0.20Bq/(m2.M),均值为0.14±0.05Bq/(m2.M);90Sr的范围0.05~0.11Bq/(m2.M),均值0.076Bq/(m2.M);总α、总β无明显变化;未监测到134Cs、58Co、60Co、54Mn、103Ru和110mAg。3.空气131I样品在事故发生后,由于测量不及时未检测出。4.核事故发生后15天内连续Y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大辛家村测点的范围为80.1~81.7nGy/h,均值为81.0nGy/h;寨前村测点的范围为65.6~66.8nGy/h,均值为66.1nGy/h;海阳市环保局测点的范围为81.5~82.7nGy/h,均值为82.4nGy/h。结论:1.日本福岛核事故对海阳核电厂环境辐射本底调查的影响时期主要是在事故发生当月和第二个月;2.日本福岛核事故对海阳核电厂环境辐射本底调查的影响主要核素是气溶胶134Cs和137Cs,其次是沉降灰的137Cs,再其次是气溶胶的90Sr;3.日本福岛核事故排放的58Co、60Co、54Mn、103Ru和110mAg对海阳核电厂周围无影响,空气131I的放射性水平小于2.16mBq/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