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修复结构的维修策略优化建模及求解方法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yydtj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在服役过程中,由于外部荷载、服役环境和材料内部因素的共同作用,其强度、承载能力、可靠度等随时间逐渐降低,严重威胁其安全有效服役。可靠度是衡量结构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对服役期间的结构进行时变可靠度分析,以及据此对其进行恰当的维修是十分重要的课题。不同的维修策略,包括维修次数、维修时间以及维修方式,对应于不同的结构性能改善以及费用。因此,确定结构在服役过程中的最佳维修策略对其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平衡起到关键的作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考虑到结构的维修规划是一个多阶段决策过程,因此提出了一种协同粒子群—动态规划算法(简称为co-PSO-DP),用于求解多阶段—多维修方式问题的最优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的可靠性设计优化模型。该模型同时考虑了初始建造费用和后续维修费用,并将结构参数和维修策略参数(包括维修时间和维修方式)同时作为设计变量,利用co-PSO-DP确定该模型的最优解。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粒子群算法(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或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相比,该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复杂的多阶段维修优化问题,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并且在计算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2)考虑结构在退化过程中同时经历连续退化和随机冲击作用,研究了基于随机过程的时变可靠度模型及其计算方法,并建立了基于状态的非周期维修优化模型。该模型的目的在于确定结构预防性维修阈值及其维修次数,从而使得无限或有限时域内的单位时间成本达到最小。在结构服役过程中可能出现两种典型的失效模式,即:(a)由连续退化和中等冲击荷载引起的软失效;(b)由极端冲击荷载引起的硬失效。采用Gamma随机过程模拟由时间作用引起的连续缓变退化,并利用齐次Poisson随机过程描述随机冲击作用。计算结果表明,与纯连续缓变退化过程相比,附加的随机冲击载荷对结构时变可靠度以及最佳维修策略具有显著的影响。另外,最佳维修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结构设计使用寿命T。(3)针对多构件系统在服役过程中进行多次维修问题,建立了有限时域内的广义多任务选择性维修优化模型。该模型以可靠度作为约束条件,通过确定各构件的最佳维修时间和相应的最佳维修方式,从而达到总费用最小的目标。模型采用齐次连续时间马尔可夫链描述各构件的性能退化过程,并利用状态概率向量描述各构件在退化—维修过程中任意时刻的性能状态。考虑到系统中各构件在结构上相互依赖,采用有向图来表示这些构件之间的优先关系,并将此相关性融入相应的费用模型中。研究结果表明,忽略系统中构件之间的相关性可能导致较为保守的维修方案,致使所制定的方案耗费更多的资源。另外,相比于等间隔维修策略,非等间隔维修策略具有更好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轮毂轴承的主要作用是承载和提供转向引导,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轴端摆辗铆接装配是轮毂轴承制造最为关键的工序之一,但是国内缺乏对该工艺的系统研究,导致国产轮毂轴承的精度和性能一致性等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以摆辗铆接基本理论研究为切入点,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三者结合的方式,围绕轮毂轴承摆辗铆接力、变形规律、工艺结构参数优化、误差影响分析等开展深入研究
目前碱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存在比容量偏低、循环寿命短和低温性能较差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以具有独特结构和优异性质的一维和二维碳纳米材料(碳纳米管、石墨烯)作为高比容量负极活性材料的导电载体或者活性材料本身,通过结构设计和调控,实现了负极材料比容量的提升、循环稳定性和低温性能的增强,并揭示了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关系,为碱金属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指导。针对上述三个问题,本文的
本文系统研究了基于石墨烯铁电晶体管的记忆晶体管突触(memtransistive synapse)器件,并将其应用于卷积与脉冲神经网络实现监督学习任务。具体地,制备了石墨烯铁电晶体管作为三端忆阻突触器件,研究了石墨烯铁电晶体管的工作机制,建立了顶栅调控石墨烯铁电晶体管的物理模型。利用石墨烯的双极性特点,实现增强型(potentiative)和减弱型(depressive)突触功能,提出了互补型突触
如何用工程科学的方法拓展人体的运动能力和负重能力,一直是科技工作者的梦想,也是当前人机共融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本论文旨在通过人体和动物运动规律的定量研究,建立拓展人体运动和负重能力的穿戴式机器人设计原理与方法。本论文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针对使用外骨骼复现上肢功能运动的需求,建立了人体上肢功能运动的实验范式。提出了上肢特征运动的提取方法,以及基于相关性系数的上肢关节运动的聚类分析方法,揭
泥石流是易发于山区的严重自然灾害,而我国山区面积较大,泥石流灾害频发,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巨大损失。为减轻泥石流灾害,学者们展开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研究以泥石流起动条件、运动机理、堆积原理以及泥石流浆体和大块石冲击力等内容为主,然而以提高结构抗冲击能力为目标进行新型拦挡结构体系开发的研究很少。本文针对含巨石的水石流和稀性泥石流,提出了钢-混凝土格栅坝体系,并对该新型体系在冲
等离子体催化结合了等离子体的高活性和催化材料的选择性,已成功应用于材料加工和化学物质合成等领域。作为一种常用的等离子体催化反应器,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DBD)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采用粒子云网格/蒙特卡洛碰撞(Particle-In-Cell/Monte Carlo Collision,PIC/MCC)模型,围绕催化孔内的表面放电、流注的
随着我国隧道工程建设的迅猛发展,隧道施工中越来越多地遭遇由不良地层导致的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与设备的安全。隧道超前探测技术能够提前探明前方的地质类型,揭示即将到来的不良地层,是提高施工安全性的有力保障。然而,现有的超前探测技术多面向钻爆法施工隧道,不适用于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工法。且与钻爆法的循环爆破不同,TBM的开挖进程是连续的,在掘
水安全关乎全人类的未来,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水污染问题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研究表明,非晶合金因其无序结构、亚稳特性等特点而展示出高效降解偶氮染料等有机污染物的催化性能。然而,因制备工艺的限制,目前常用的非晶合金催化剂多为粉末和条带,存在比表面积小,催化剂回收困难等弊端。激光选区熔化(SLM)3D打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能够成形任意复杂形状和多孔结构的非晶合金催化剂。本文通
水下平台温盐深剖面仪(CTD,Conductivity-Temperature-Depth Profiler),是一种基于水下观测平台对海水温盐深水文信息变化进行长期连续观测的剖面仪。CTD作为海洋的“感官”,利用其获取的深度、温度和电导率可衍生出海水的盐度、密度和声速等能反映出海洋物理特性的重要参数,为海洋探索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条件。鉴于我国现有支撑观测系统建设和创新研究对CTD的性能
波浪是一种复杂的海洋水文现象,对海上运输和海岸工程的安全有着直接影响,波浪的观测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在诸多波浪观测仪器中,测波浮标有着可以长时间自动测量、布放位置自由、成本低、精度高的优点,目前是最主要的测波仪器。国内已经有相对成熟的波浪浮标,但均只输出统计特征值,没有波浪谱特征估计功能。波浪方向谱能够直观体现能量在频域和方位上的分布,给出波浪的内部构造,展示出其中风浪与涌浪的信息,同时谱特征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