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由于生态环境极度恶化,生态问题层出不穷,生态问题备受关注,引起热议。生态问题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各国都成为焦点问题。生态文学则源于对全球化生态危机的忧虑和思考而进行的写作,一反以往歌颂与赞美自然的传统。 郭雪波的创作一开始就把目光投向家乡的大漠与这片土地上焦虑的人们,通过对草原、沙地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生灵和带着青草与沙土味的家乡人纠结的故事来展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他所描述的草原沙地像一座生态博物馆,从这里你可以看到草原的生态变迁的历史画卷。郭雪波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在本民族自然、精神双重溃败的现实中,继承了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关注草原、关爱生命,自觉地书写遭遇生态危机的自然的草原,为草原的命运呼号。他也是我国当代文坛较早进入生态文学领域的少数民族作家。 本论文共有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释了本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的相关动态、主要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预期目标;第一章着重讲述了生态现状、生态批评的起源、定义及几个重要的观点,同时介绍了郭雪波的生平和他的作品;第二章论述郭雪波生态小说的主要内容所蕴含的生态思想;第三章探讨郭雪波生态小说创作的动因;第四章赏析了郭雪波生态小说的艺术特色;结论部分总结本论文的重要观点并试图客观评价郭雪波生态小说的成就与不足。 郭雪波生态小说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仅有少数研究者对他的作品进行研究,也只止于单篇作品,很多博士、硕士的生态文学论文对他的作品要么是一笔带过,要么是浅尝辄止,还缺少对他生态小说的整体研究。本论文在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郭雪波生态小说进行整体考察,从而挖掘郭雪波生态小说的生态价值,希望人们更加关注郭雪波的生态小说,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