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家政府对初中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越来越重视,新颁布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同时,儿童在初中阶段,对于同伴有很大的依赖性,喜欢和同伴做一件事情。但是,当前初中生数学课堂上的合作探究活动很多都是流于形式,效率不高;另外国内外对合作探究效率的研究很少。因此,对当前初中生数学课堂上合作探究活动效率不高的原因和对策的研究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调查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探究活动中学生和教师各方面的表现,发现初中生数学课堂合作探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初中生数学课堂合作探究效率的因素,并结合初中生、初中数学的特点和相关理论,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具体的教学步骤、案例,让学生和教师真正体会到合作探究活动给教学工作和学生自身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济宁市、东营市和济南市三个地区的三所学校的15名教师和338名学生进行了调研,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得出初中生数学课堂合作探究活动中存在几个主要问题:初中生的参与度不高,有的做与数学无关的事情;多数按前后位进行分组;学生分工不明确,没有分工标准;合作探究时学生复习的时间很长;合作探究有时间限制,一般在5~10分钟,时间较短;合作探究时无关话题较多,且没有人能够及时制止;学生在合作探究前没有进行计划;合作探究的问题情境多来自于教材,且较难,学生兴趣不高;合作探究的过程不科学,不能正确认识高效率的合作探究活动等。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分别对学生和教师进行个别访谈,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总结出初中生数学课堂合作探究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有:教师和初中生对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和理论知识的认识不够;初中生参与合作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教师给学生的分组不合理,多是根据座位方便进行;教师和学生没有分工意识,不知如何分工;教师和学生合作探究前的准备不足;教师给出的合作探究内容缺乏合理性;在客观条件方面,合作探究的时间太短、无关话题太多、对合作探究没有进行计划和时间分配;合作探究过程出现问题,如合作探究的目标不明确、表达见解时没有秩序和条理性、合作探究过程多是成绩好的同学给不会的同学讲解、在遇到困难时多数继续讨论,不会考虑其他办法;教师在指导时,没有积极参与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启发;教师的评价多根据学习结果,没有注意到评价的多元化。根据以上现状,笔者结合相关理论、初中生特点和初中数学知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强对教师和初中生关于合作探究理论的学习;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兴趣、向学生讲授合作探究的重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及加强对学生的强化等方面来激发初中生合作探究的兴趣;结合具体初中数学知识,根据科学性、层次性、趣味性和开放性等原则合理设置合作探究内容;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对合作探究内容、学生的认知困难以及合作探究的过程进行预设;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和“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科学分组;结合组员特点及合作探究内容的特点进行两个层面的科学分工;从合理把握合作探究时间、正确处理合作探究过程的无关话题和合理计划分配时间等方面出发营造和谐的合作探究氛围;从明确探究目标、有秩序的表达个人见解和安排科学合理的合作探究环节等方面使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合理科学化;教师要做到是合作探究的参与者、促进者、启发者和指导者的角色转变;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做到教师评价以及学生相互之间评价。最终结合当前的教学实际情况,从课前准备阶段、教学过程以及课下反思给出具体的教学步骤,并给出一个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