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是中国百年电影事业的发展萌芽阶段,随着我国电影事业的起步,作为电影名片的电影海报以它独特的视觉艺术魅力和美的表现形式引起大众的关注和兴趣,成为早期电影宣传推广的重要媒介。本研究以民国时期(1911—1949)电影海报作为对象,力图分析总结民国电影海报的发展历程,对民国这一阶段的海报在内容形式、风格特征等方面做一探究;并且从海报的内容中,挖掘其艺术与传播价值,深层次分析民国时期电影产业、社会文化、近代广告等方面的发展与变迁,肯定早期电影海报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对电影海报的相关文献、性质分类、起源背景的梳理,首先从海报表现形式和设计风格的发展角度,总结了电影海报的发展沿革、版式设计、色彩演变等早期发展变化,认为电影产业、商业广告、以及摄影印刷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促成了民国电影海报的兴盛;其次是对电影海报的内部研究,通过民国电影海报的本体特性,概括并总结了这一时期其所具有的特殊艺术价值和有效的广告传播价值,认为电影海报不仅提高了女明星的社会地位,而且促进了早期广告代言人的产生;最后是对电影海报的外部价值研究,通过民国电影海报中所折射出的内容,透视早期电影产业的发展、近代国民心态的进步、社会文化变迁以及近代广告发展,肯定了民国时期电影海报所具有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对民国电影海报的研究,不难看出中国电影海报在发展过程中一步步完善并形成自己的风格。海报在兼具装饰性、观赏性和广而告之性的同时,有效的传达了相关信息、高度概括了影片精华。在其与外来文化交流融合的同时,吸取了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时又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散发着独有的文化魅力。文章通过对早期电影海报的收集、整理、分析,总结了民国时期电影海报的发展历程,探究了它的自身内部价值,肯定了它的外部影响与意义,客观公正地评判了这一时期电影海报的历史地位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