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道岔区轨道不平顺及钢轨磨耗的多尺度分析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007w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岔在铁路线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于道岔区存在结构不平顺,轨道状态相比普通直线线路较差。轨道不平顺和钢轨磨耗是道岔区钢轨的两种主要伤损表现形式,二者互有影响,但研究方法却有所不同。轨道不平顺体现了钢轨沿着线路延伸方向的几何偏差,不平顺波长一般从几米到上百米,常采用车轨耦合的宏观方法分析其影响规律;而钢轨磨耗体现了钢轨垂直于线路延伸方向的廓面磨损情况,磨耗范围和磨耗深度按毫米计,一般基于轮轨局部接触分析其磨耗演变规律。本文旨在建立可以反映道岔区轨道不平顺及钢轨磨耗的多尺度模型,研究道岔区钢轨的长期动力学行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为分析道岔区轨道不平顺和钢轨磨耗病害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同时反映宏、细观病害的多尺度分析模型。首先,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建立了车辆-道岔耦合宏观动力学模型,其中车辆与道岔通过轮轨接触关系进行连接。其次,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了道岔区钢轨细观仿真模型,针对道岔区钢轨的关键截面分别进行建模。最后,基于轮轨非Hertz接触理论,通过Python自编程序将宏观模型和细观模型进行多尺度连接,建立了道岔区多尺度模型。(2)基于道岔区钢轨多尺度模型,分别分析了轨道不平顺和钢轨磨耗病害对系统的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不同阶段的轨道不平顺为实测道岔区不平顺,不同程度钢轨磨耗依据Archard磨耗理论计算获得。分析表明:轨道不平顺会对行车平稳性有较大影响,而钢轨磨耗与行车安全性和轨道振动密切相关。轨道不平顺、钢轨磨耗的演变共同造成了车辆-道岔耦合系统及轮轨接触关系的恶化。(3)基于道岔多尺度模型,分析了影响道岔长期力学行为的主要因素。分析表明:随着轴重增加,轮轨垂向力峰值增大,轮轨横向力变化趋势不明显,脱轨系数基本保持不变,轮重减载率峰值逐渐减小。随着摩擦系数增加,轮轨垂向力峰值变化趋势不明显,轮轨横向力逐渐减小,脱轨系数与轮重减载率峰值基本保持不变。车轮廓形为LMA条件下脱轨系数与轮重减载率峰值最小,而车轮廓形为S1002条件下钢轨应力峰值较低。本文结合车辆、轨道等相关指标的控制要求,对钢轨服役周期内轨道结构的长期力学行为考察评估,提出了轨道不平顺、钢轨磨耗的协同管理和控制建议,为高速铁路道岔区钢轨的优化设计、科学维修等提供参考。图105幅,表23个,参考文献86篇。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妇科调经片中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α-香附酮、去氢紫堇碱5个成分的含量,以期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TM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5%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后运行5 min;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0、313、250、334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
地铁车站作为轨道交通线网中客流集散的重要节点,结构复杂,内部活动空间有限且相对密闭,容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其中,车站内火灾应急疏散一直是研究热点。目前,车站应急疏散问题主要从行人个体微观模型优化和疏散路径计算与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经典的微观模型中,社会力模型研究较多围绕模型构建、参数取值、考虑人员心理影响等方面,空间疏散方面研究较少。此外,从全局角度求解疏散路径时考虑不足,对于地铁车站火灾应急预案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现代化、高科技的轨道交通工具,它通过直线电机产生的电磁力实现列车与轨道之间的无接触悬浮和导向。列车内外有较多的电气、电子设备,这些设备产生的电磁能量可通过传导发射和辐射发射两种方式发射干扰到车内设备和电缆,以及在铁路附近的仪器或设备。因此,研究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磁场分布具有重要的意义。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电磁发射源包括长定子直线同步电机、车载设备及强电线缆。本文以常导型高速磁悬浮列车为例
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迅速攀升,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大城市均铺设了大量地铁线路以缓解地面的交通压力。随着地铁列车运用里程的不断增加,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线路跟踪试验,构架关键部位损伤演变规律已初步探明,但是不同线路工况与列车运行状态对构架关键部位损伤的影响仍需要深入研究。本文以某B型地铁转向架构架为研究对象,在北京地铁开展了构架动应力跟踪测试工作,依托大量的实测数据,搭建了集数据管理与数据处理于一体的
枢纽站以其联通市内外交通的功能,担任着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重要角色。在铁路枢纽站,由于高速铁路列车的到达具有离散性,因此乘坐铁路列车到达枢纽站的换乘客流同样具有短时高聚集的特点。在所有可供选择的城市公共交通中,城市轨道交通因其准时、快捷等特点,在枢纽站客流换乘集散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枢纽站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组织问题,优化枢纽站接续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时刻表,可快速疏散高速铁路
超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承载了量级庞大的客流,乘客的出行路径选择行为也呈现多样化和非常规的趋势。在线网负荷较大的时段,乘客可能会选择特殊的出行路径来提高出行体验,反向绕行行为是其中一种典型现象。反向绕行行为是指在部分客流负载较大的车站,乘客为避免在站台留乘,缩短候车时间或者上车后获得座位,在出发车站先乘坐反方向列车,然后在不拥挤的车站折返,去往目的车站。本文针对存在反向绕行情况下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
铁路信号电缆是列车指挥系统与列车运行的信息传输通道,信号电缆的检测是列车安全运行的保障之一。铁路信号电缆的故障检测与故障定位关系到铁路运输的安全。本文以行波法为基础就铁路信号电缆的故障检测模型、检测方法等进行研究,对铁路列车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对时域反射法(TDR)、扩展频谱时域反射法(SSTDR)在信号电缆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结合电缆的传播特性,建立了信号电缆的故障检测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飞快,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出行,随着列车运营速度不断增加,高速列车车内噪声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高速列车地板与车下转向架相连,振动产生的噪声较大,为解决高速列车地板隔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款准零刚度隔振器,将其置于高速列车两层地板中间,起到声桥连接的作用,旨在提升地板的整体隔声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利用具有负刚度的碟形弹簧与两个具有正刚度的螺旋弹簧并联,构成
受甲板移动、跑道狭小、海况复杂等因素的影响,舰载机着舰一直被认为是一项高风险任务,因此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难度很大,要掌握这种飞行技能需要长期的训练。在现有的飞行员模拟训练体系中,存在模拟训练装备功能单一且智能性不足、优秀教员不足、教员经验传承困难和培训效率不高等问题。提高舰载航空领域飞行员培训的效率和成才率,对于降低培训成本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众多学者将深度强化学习应用在自动驾驶,其中,深
重载铁路具有运量大、效率高、成本低、污染小等优点,已成为铁路发展重要方向,混凝土宽轨枕枕底接触面积大、自重重,在保持道床几何形位、降低道砟破碎概率、减少养护维修工作方面优势明显,成为重载铁路隧道内一种重要轨道结构形式。但宽轨枕线路轨枕间距小,难以采用大型养路机械对道砟进行清筛作业,导致道砟孔隙间存在大量煤灰等脏污颗粒,在与水的共同作用下,道床易发生板结。道床发生板结后,道床弹性降低,支承刚度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