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虚无主义是虚无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这一社会思潮伴随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而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中国社会处于重大转型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等呈现多元化趋势。全球化的深度推进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各种社会思潮在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便捷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严重影响到了大学生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当代中国的影响是多方位的。在政治领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否定中国革命、否定“五四运动”、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历史观领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否定历史发展的客观性、否定历史价值的客观性、否定历史研究原则的客观性与阶级性;在文学领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通过扭曲经典著作和矮化文学前辈的方式,否定中国20世纪的文学成就;在传统文化领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推崇西方蓝色文明而贬低中华黄色文明,否定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方法论,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它阻碍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教育,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扭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污染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传统文化环境,妨碍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误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产生危害的原因包括国际社会因素、国内社会因素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等。全球化的大背景和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的共同影响是主要的国际社会因素;国内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国内社会转型而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网络传播和大众媒介的发展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问题;大学生缺乏成熟思想信念和相应历史知识的缺失是自身因素。引导大学生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树立共产主义的政治信仰;继承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弘扬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形成正确价值观。需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促进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形成;重视专题研究,转变历史教育模式;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提高大学生自身免疫力,自觉抵制唯心主义历史观,增强大学生民族自信心和历史责任感,贯彻落实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方法。需要强化对传媒的监管,把控舆论宣传的导向,严控网络传播,落实惩罚机制;审查影视剧作,紧抓电视频道优势;严查报刊杂志,净化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