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参与问题一直是政治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一个国家要想实现现代化必须在政治参与和政治秩序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由于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所以城市规划和管理过程中的政治参与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新加坡政府权力高度集中,对社会实行强控制,公民缺乏有效的参与。因而新加坡被认为是威权主义国家。那么,在实际政府政策制定过程中,公民参与的水平是高还是低?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历来为人所称赞,尤其是其城市规划的“顶层设计”、整体规划。事实上我们发现公民参与同样也是新加坡城市规划成功的关键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试图回答以下问题:新加坡城市规划中公民参与的水平如何?这种公民参与水平的效果如何?影响公民参与水平的因素有哪些?本文分四个部分。导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缘起,梳理了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界定了“城市规划、公民参与和城市规划中公民参与”三个主要概念。本文主要的理论支撑是市民参与梯子理论和政治系统理论。第一章分析了新加坡城市规划的现状。本文认为新加坡自十九世纪以来至今公民参与城市规划经历了萌芽、成长和成熟三个阶段;在现阶段其属于“合作式参与”,即有限参与、主动参与、事前参与和实质参与;这种参与水平很好的平衡了决策科学性与民主性,平衡了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第二章探讨了“合作式参与”的影响因素。本文认为实体子系统、制度子系统和观念子系统是主要影响因素。其主要包括高经济发展水平、完备的法律法规及以共同体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文化。在结论部分,本文论述了公民参与的重要性,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