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作为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和载体,其繁荣和发达程度决定和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城市群则是城市发展在空间上的高级组织形态。在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世界,是否拥有具备规模效应、集群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的一体化城市群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能力强弱的标志。我国经过三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换已经形成东、中、西和东北四大经济板块,而板块之间差距显著的表现之一就在于地区城市群的发育程度差距较大。目前关于城市群的理论研究广泛、实践研究深入,但关于城市群动态形成过程、阶段以及群集性特征等方面研究还不够深入,未成体系。而这些理论恰恰是指导构建城市群,尤其是指导欠发达地区构建城市群推动地区整体发展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因此本文以城市群的演化阶段、识别以及城市群的集群性评价研究为主要着力点,并对城市群的特征、分类等方面展开系统研究,这对于政府决策和城市群理论体系的完善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共八章。第一部分为第一、二章,重点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本文的基础指导理论,主要是对学者已有观点以及对本文形成指导作用的理论进行总结和归纳。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四章,主要分析城市的起源、发展,并得出城市的最终发展趋势将以城市群形态出现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群的形态、特征和分类。研究表明城市群的主要形态包括圈层形态、带状形态、多中心形态和绵延带形态,主要特征体现出群集性、开放性、内在有机性等,总结了城市群按照空间结构、经济属性、行政属性等不同的分类形式。
第三部分主要为第五章,这是全文的重点章节之一。主要研究了城市群的演化阶段和识别体系。研究表明:城市群的发展遵循着层次从低级到高级、联系由松散到紧密、关系由竞争到合作、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的发展规律。论文还从自然演化和集群成熟度两个角度划分了城市群的演化阶段,并构建了城市群演化阶段识别的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部分主要为第六章。主要从聚合模块、结构模块、质量模块、创新模块和政策模块五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群的集群评价模型,并结合城市群的演化阶段分析了城市群阶段发展的重点。
第五部分为实证部分,在分析国内外城市群发展的主要特征背景下,结合本文的城市群演化阶段识别体系和集群评价模型对中部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三大城市群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最后一部分是研究总结和展望,对全文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