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托合同的任意解除权规则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unzh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托合同的内涵外延扩张,委托合同任意解除权适用范围和具体损失赔偿需要予以明确。委托合同的任意解除权从罗马法起源,各国都形成了相应的理论体系,本文回归委托合同的法理基础,对委托合同的任意解除权的来源无偿性和特殊信赖进行剖析,考虑现代委托合同发生了变化,但是其特殊信赖关系基础还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任意解除权仍具有其法理基础。我国宜采用委托合同任意解除权适用范畴限定和损失赔偿结合的规范模式,适用规则需要进一步的明晰。针对任意解除权的适用范畴具体限定问题,对委托法律关系不再是本质性要素的混合合同认定为无名合同,不适用任意解除权,认可有偿委托合同双方明确排除任意解除权的约定效力。针对损失赔偿问题,梳理学术理论和司法裁判态度,综合考虑有偿、无偿委托合同和委托人、受托人解除的区分类型化分析,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无偿委托合同的委托人解除合同无损失赔偿,无偿委托合同的受托人解除应当赔偿因解除时间不当造成的信赖利益损失,有偿委托合同的解除方应当赔偿对方的信赖利益损失。综上形成一个我国民法典委托合同任意解除权的具体规则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以及网络专利侵权的频发,我国在立法和司法层面将起源于著作权领域的通知删除规则延伸至专利领域,意图在专利权保护和电商平台责任限制之间达到有效平衡。然而,通知删除规则需要满足“有效通知即致认知”的适用前提,但电商平台未必具备专利侵权判断能力,因而直接将通知删除规则适用于专利领域存在着理论上的适用障碍。在法律适用上,相较于《侵权责任法》第36条,《电子商务法》第42条至第45条更加
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在美国实施后,不仅新药研发能力赶超欧盟,跻身为世界制药强国,仿制药产业也迅猛发展,在全球仿制药市场份额中占有率高达90%。自2015年以来,我国相继发布了多部医药改革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文件,均提出要探索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尤其是在与美国最新签署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中,强调实施专利纠纷早期解决的有效机制。因此,随着我国第一例仿制药在美国专利挑战成功以及医药行业快速发展,有必要探
因为语言的差别,特别语言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差别,使得旅游英语翻译与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英语翻译相比显得更加困难和复杂。旅游英语翻译不仅要保证语言转换的正确性,还要尽可能地保留旅游景点所包含的文化韵味。本文,就从跨文化的交际视角着手,深入剖析旅游英语翻译的四个复杂性:语言差异、文化差异、语境的确定以及语言文化的空缺,以便大家在进行旅游英语翻译时可以更好地注意这些难点,从而将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以英语
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碳交易制度作为一项节能减排政策性工具,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以实现环境资源配置的优化并降低社会总体的减排成本。由于碳交易制度内部构造的复杂性,中国碳交易法律规制体系迟迟没有形成,立法方面已严重滞后于市场实践及发展的需要,在法律规制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现行立法将“碳排放权”视为碳交易的法律基础是否合乎法理有待商榷;第二,碳交易立法在中央层面缺乏统一性、权威性,导致地方立
随着纹身产业的发展与影游娱乐的风靡,为描摹现实,附着于名人肖像之上的纹身愈发频繁地出现于“第九艺术”——电子游戏之中。通常而言,游戏制作商仅获权使用名人肖像,并未向纹身作品权利人寻求许可,纹身著作权纠纷由此肇始。本文从纹身著作权的本源出发,引出美国学界与实务界对纹身著作权纠纷的解决路径,并试图论证本文情境下,相关解决路径在我国法域内的适用情况。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对纹身著作权的基本问题作了归纳与概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标准与专利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新技术的掌握者大多选择以专利权保护自己的技术,这就导致了技术标准难以绕开专利权单独制定。但标准所代表的是公共利益,因此当其与具有私权属性的专利权结合时,就导致了各方主体间的利益冲突。为了平衡各方主体的利益,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一方面要尽可能引入先进技术,确保标准的技术先进性;另一方面,要确保标准的技术方案能够绕开被拒绝许可的专利技术,避免因个别专利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室内环境的营造和生活品质的展现,现代室内设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室内设计风格多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融合了古今中西大量的内容元素,其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和深远的内涵,为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和充实增添了丰富的装饰元素、美学精神和思想内涵,是现代室内设计中一股醇厚而独特的设计源泉。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
期刊
自然人信用权受到侵害的问题早已存在,它伴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征信行业的发展而逐步凸显,使自然人信用权保护成为当今热点问题之一。一处失信,处处受限,不良信用记录导致自然人不得不面临交易机会的丧失和交易费用的增长。本文主张通过民法典保护自然人信用权,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四个部分,分述如下:第一部分为实证分析,考察了司法实践中自然人信用的外在呈现形式,并对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类型化分析。本文发现司
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仅仅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日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现象。2019年8月份发布的《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三次审议稿)》中已将自然人的生物识别信息列为个人信息,要求对其加以保护。这标志着生物识别信息作为个人信息的一种已经受到了特别的关注。但对于如何有效地保护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平衡生物识别技术发展对个人隐私、信息安全带来的冲击,我国实务界、法律界目前的研
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丙戊酸钠对癫痫伴精神障碍老年患者认知及精神功能影响。方法:将20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经托吡酯治疗,试验组经舍曲林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MMSE评分和PANS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结论:舍曲林联合丙戊酸钠药物治疗癫痫伴精神障碍老年患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和精神功能,提高治疗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