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含量的低聚木糖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以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1.在研究低聚木糖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实验中,选择规格、体重基本一致的健康草鱼,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在草鱼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低聚木糖,分别为1(A1组)、2(A2组)、4(A3组)以及6 g/kg(A4组),另外将基础饲料组设为对照组(Ao组)。每组分别投喂一种饲料。分别于试验的第0 d、7 d、14 d、28 d、56 d检测草鱼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补体C3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内,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草鱼的免疫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A2组的血清溶菌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补体C3的含量均显著高于A0组(P<0.05),第14d时SOD活性达到最大值(127.09),第28d时补体C3的含量达到最大值(0.683)。A3组的血清溶菌酶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补体C3的含量均显著高于A0组(P<0.05),且在第28d时血清溶菌酶活性达到最大值(0.165),第7d时SOD活性达到最大值(128.73),第28 d时补体C3的含量达到最大值(0.700)。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可提高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最佳添加量为2-4 g/kg。2.在研究低聚木糖对草鱼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中,在草鱼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A2组)和4g/kg(A4组)的低聚木糖,另设基础饲料为对照组(A0组)。分别于试验第14 d、28 d、42 d、56 d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草鱼白介素-1p(IL-1β)、干扰素(IFN)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三种免疫基因在肝脏、肾脏和脾脏中的表达。检测发现IL-1p在肝脏中的表达表现为先下调而后升高,但在肾脏和脾脏中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IFN的表达在肝脏和肾脏中先下降后上升,且A4组显著提高(P<0.05),在脾脏中IFN表达发现,A2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A4组表达显著提高(P<0.05)。肝脏和脾脏中TNFα的表达均有上升,且在28 d显著提高(P<0.05),肾脏中TNFα的表达在14d后显著提高(P<0.05),之后有所下调,然后上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