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浓度、光质和激素对水培马铃薯苗薯繁殖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a68399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筛选出水培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微型薯最佳营养液离子浓度、最佳LED补光光质、最佳GA、6-BA组合配方和剪苗次数,优化马铃薯水培苗薯繁育效果,本项研究以鄂薯5号、渝薯1号和费乌瑞它3个马铃薯品种的脱毒苗为试验材料,于2014年~2016年期间进行了不同营养液离子浓度、不同红蓝LED补光光质和不同GA、6-BA组合浓度配合剪苗次数等对马铃薯生长发育调控试验,来研究这些调控手段对水培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光合荧光性能以及微型薯和剪切苗繁殖效果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
其他文献
玉/苕套作代表了西南地区甘薯栽培的主要模式,套作中甘薯以平作、垄作和堆作为主。就甘薯起垄方式的研究来看,关于垄作的研究较多,而堆作甘薯则较为少见;研究表明堆作具有较垄作增产的优势,但其增产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楚,究竟是垄作还是堆作更适合本地区甘薯生产尚无定论。考虑生产实际,为了提高土地综合生产效益,探讨玉米套作模式下更适于本地区的、相对高产的起垄栽培模式,本试验以当地主栽玉米品种‘西大985’和短蔓型
杂种优势利用能够显著提高作物产量并有效地改善作物品质。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作为杂种优势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具有不育性稳定、败育彻底,恢复源广等优点。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系9012AB可获得100%不育群体,在生产中已实现“三系”配套,解决了传统“二系”制种时拔除50%可育株的麻烦,在显著提高制种效率的同时也保证了杂种纯度,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选育遗传背景一致的临保系和纯合两型系是“三系”制种的关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