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育龄妇女中有10%的发病率,80%的病人有明显的痛经,50%合并不孕,严重地影响青中年妇女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它表现的细胞增生、浸润和复发性,使之成为难治之症。祖国医学将其归纳为“癥瘕”、“痛经”、“不孕”等范畴,尽管现今的研究日渐深入,但在中医研究方面仍不甚明确,治疗结果亦不理想。
研究目的:本课题搜集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病案,通过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中医辩证分型与妇检、辅助检查及手术记录所见等分析,研究该病中医各辨证分型间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r-AFS分期(美国生育协会修正分期法)评分、血清CA125、CA199水平等元素的个体差异。从而指导日后中医辨证及治疗,进一步完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诊断及治疗内容。
研究对象及方法:搜集1995年~2005年于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经手术确证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病案。对符合条件的病案的首次病情记录、手术记录及辅助检查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相关资料录入数据库,建立数据库系统,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对其中中医辨证及r-AFS分期等指标进行分析归纳。最后探讨各指标在其辨证间的差异性。
研究结果:1.453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案中中医辨证分3种,分别为气滞血瘀证、湿热瘀结证及肾虚血瘀证,其中以气滞血瘀证最多见。
2.湿热瘀结证及肾虚血瘀证患者的r-AFS分期评分明显高于气滞血瘀证,其中湿热瘀结证患者的内膜种植评分最高,而盆腔粘连评分中,湿热瘀结证与肾虚血瘀证患者的评分相当,并明显高于气滞血瘀证患者。
3.血清CA125、CA199两指标的浓度测定异常程度在3种辨证分型中差异性无统计意义。在气滞血瘀及肾虚血瘀证中血清CA125浓度异常程度与r-AFS分期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在肾虚血瘀证中血清CA199浓度异常程度与r-AFS分期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根据不同的中医辨证在手术分期、血清CA125、CA199浓度异常程度方面是存在着差异的,这种差异性可指导日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