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高等教育篇明确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国际人才竞争日益转化为高等教育比拼的今天,世界先进国家的大学作为高水平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日益被推在人才竞争的最前线,纷纷通过改善外部环境、加强内部改革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国要崛起,“中国梦”要实现,中国政府更日益认识到高端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教育部已启动一系列措施来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如为回应“钱学森之问”而启动的“珠峰计划”,得到一批顶尖的研究型大学积极响应,先后建立起一系列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试点基地,为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创造有利条件。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北京师范大学的“励耕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山东大学的“泰山学堂”。但事实证明,这些改革项目与措施更多地具有“摸石头过河”性质,还缺乏先进、精密、系统的教育理论指导,效果尚有待进一步提升,致使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培养本科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方面还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当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状况、以及文化传统与属性,以及大学内部的治理结构与水平、教育目标设定、课程体系、培养与教学模式等等,都需要积极地给与支持和配合。而就本科生生培养质量而言,在大学外部环境和内部治理结构等宏观制度因素之外,教育目标设定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合理与否则是保障本科生教育质量最核心的内部微观与技术因素,同时也是提升研究型大学本科培养质量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即在充分吸收宏观制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本科生教育目标以及课程改革这两个重要因素,以文献研究、历史研究以及案例研究法为基础,重点研究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目标流变与历次课程体系改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处理对本科培养质量的影响。以期这种微观技术研究不仅丰富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更在实践层面上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改革提供技术路线参照和案例支持。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第一章),提出问题,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总结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第二、三、四、五章)主要论述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目标流变与课程改革之间的关系。第二章详细分析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目标的构成、特征、来源以及目标具体化措施;第三章对美国研究型大学为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而进行的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改革的条件、以及课程改革的特点进行了阐述;第四章从历史的角度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目标流变与课程改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历史的纵向的解析;第五章,案例研究,选取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大学三所大学,从纵的历史研究、横的影响人才质量相关因素互动关系两个方面具体展示美国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育历届改革中,教育目标设定与课程改革之间动态关系的形态样式,并并努力透过这些形态样式,总结其内在本质的教育规律,以资学习、借鉴。第三部分为启示部分(第六章),主要是总结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目标流变与课程改革之间的互动关系的规律,概述大学改革对这些规律的把握与运用策略以及相应的经验、教训,并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对于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启示。同时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育目标定位以及课程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还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提升本科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和核心技术路线,就是要与时俱进地根据世界形势、国家、社会、民族需要,及时调整并细化、科学表述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改革课程体系,使得二者及时且有效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