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CBF3基因转化文心兰的研究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k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文心兰为试验材料,优化了文心兰的再生体系。试验结果表明:文心兰原球茎在激素配比为MS+6-BA 3.0mg/L+NAA 0.3mg/L+2%(W/V)蔗糖+0.6%(W/V)琼脂的培养基上,经过25d后可增殖形成大量原球茎,30d左右继代1次,继代原球茎增殖倍数约为4。原球茎材料经培养累积到一定量时,将所得的原球茎切块接种到激素配比为MS+6-BA 1.0mg/L+NAA 0.1mg/L+5%(V/V)椰子水+2%(w/V)蔗糖+0.6%(W/V)琼脂的培养基上,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带丛生芽的组织块接种在1/2MS+IBA 1.0mg/L+NAA 0.1mg/L+10%(V/V)椰子水+2%(W/V)蔗糖+0.6%(W/V)琼脂培养基上,15d后生根;25d后小苗基部可分化出长1cm左右的根,生根率达95%。通过基因枪法和农杆菌法分别转化进行文心兰的转基因研究。测定了原球茎对Hyg的抗性。以抗寒基因CBF3为目的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法,研究了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对农杆菌遗传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原球茎对Hyg的敏感浓度为30mg/L、预培养1d、农杆菌侵染原球茎最适时间为15min、共培养时间为2d有利于转化率的提高。受体材料接种到MS+6-BA 1.0mg/L+NAA 0.1mg/L+Carb 400mg/L培养基上进行脱菌培养,15-20d继代一次。2代后,转接到MS+6-BA 1.0mg/L+NAA 0.1mg/L+5%(V/V)椰子水+Hyg 30mg/L培养基中进行抗性筛选。通过基因枪法进行转化,研究预培养时间对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预培养时间为1d,最佳射程为6cm。延长培养10d后转入MS+6-BA 1.0mg/L+NAA 0.1mg/L+5%(V/V)椰子水+Hyg 30mg/L培养基上进行抗性筛选。对所获得的转化植株进行了PCR检测及Southern印迹杂交鉴定。选取抗性植株进行PCR检测,发现经农杆菌转化的有5株呈阳性,将其扩繁,进行PCR检测,初步确定只有3个株系能稳定遗传,再将这3个株系进行Southern检测,杂交信号呈阳性,说明目的基因CBF3已成功整合到文心兰的基因组中。通过基因枪转化的有2株呈阳性,将其扩繁,再进行PCR检测则呈阴性,说明通过基因枪的方法,目的基因CBF3没有整合到文心兰基因组中,其转化体系仍需优化。
其他文献
玉米(Zea mays L.)是重要的粮食、饲料作物,但玉米籽粒蛋白质缺乏必须氨基酸,尤其缺乏赖氨酸和色氨酸,从而限制了其营养价值。Opaque-2突变基因(o2)可以显著提高籽粒赖氨酸和
农作物大多数农艺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基础复杂,又容易受环境条件影响,给遗传研究和品种改良带来困难,QTL分析和近等基因系的构建是对数量性状基因位点进行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的基本前提。本研究以优良玉米杂交种农大108及其F2:7家系为材料,在浚县、郑州两地进行田间试验,采用施氮(N+)和不施氮(N-)两种处理,研究氮素对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并对有关基因进行了QTL分析;同时利用F2:3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