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同行”、“走进马克思”等口号的提出,文本研究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实际的研究工作次第展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文本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物质承载,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文本及其所内含的丰富思想,都构成了不同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载体,文本的创制、传播、研究等也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解决了不同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问题。通过发挥文本及文本研究的应有作用,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下,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文本结合起来研究,既不同于其他学科文本研究的方法、思路,也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是把文本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力求在传统研究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主要表现在:把文本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拓展了研究思路与模式;倡导从文本做起、从源头做起的研究路径新理念;以文本个案研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学研究的构想等。
提取《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文本为个案,通过分析文本的创制、传播及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研究具有特殊的价值。比如,可以进一步密切文本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不断发掘文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殊功能和价值;进一步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进一步发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作用,同时力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等。
以文本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为研究视角,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想,通过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深入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文本问题,决定了必须采取这些研究方法:第一,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第二,个案解剖与整体研究相结合。第三,文献研究法。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本问题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倡导一种新的研究模式,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研究领域;以文本个案研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文本学研究的构想;发挥文本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