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角血蜱孤雌生殖种群卵黄蛋白抗体的制备及卵黄发生的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bula_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 Neumann孤雌生殖种群为研究对象,运用生物化学、免疫细胞化学等现代生物学研究方法,首次制备出长角血蜱孤雌生殖种群卵黄蛋白(vitellin, Vn)的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PcAb)和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并对所得的单抗做了一系列鉴定。通过双抗体夹心ELISA实验测定成蜱各时期内脏周脂肪体、腔壁脂肪体、血淋巴和卵巢中卵黄原蛋白(vitellogenin, Vg)或Vn的含量。上述研究对于深入阐明蜱类卵黄发生过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用长角血蜱孤雌生殖种群卵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取兔血清进行纯化,获得Vn的多克隆抗体。应用间接ELISA检测抗体效价,效价高达1:768000以上。2、用长角血蜱孤雌生殖种群卵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经3-4次克隆化筛选,获得7株能稳定分泌抗Vn的单克隆抗体,分别为1F6、2H6、3A9、4G11、4H1、5G11和6G2。3、经间接ELISA检测,单抗1F6、4H1、6G2的效价均在1:819200以上,单抗2H6、3A9、4G11、5G11的效价均在1:1638400以上。4、采用Sigma公司的mouse monoclonal antibody isotyping reagents测定抗体亚型,1F6、3A9亚型为IgG2a,2H6、4G11、5G11、6G2亚型为IgG2b,4H1亚型为IgG1。5、经夹心ELISA实验检测,7株单抗均具有高度特异性。6、4G11具有最高的效价和特异性。纯化的4G11效价在1:819200以上,其亲和常数为4.6×107,具有很强的亲和力。7、将纯化后的4G11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4G11的重链和轻链的分子量分别为55.8KD和20.9KD。8、将纯化后4G11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单抗4G11仅与卵黄蛋白9条亚基中的2个亚基发生免疫反应。9、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长角血蜱孤雌生殖种群成蜱各时期内脏周脂肪体、腔壁脂肪体、血淋巴和卵巢中Vg或Vn的含量。结果表明,血淋巴在饱血当天已经出现Vg,内脏周脂肪体和腔壁脂肪体在饱血当天也出现了Vg,但含量很低,卵巢在饱血后4天开始出现Vn,这说明长角血蜱孤雌生殖种群的卵黄发生过程可能是由脂肪体合成Vg,一经合成便迅速释放到血淋巴,Vg经血淋巴运输到卵巢,被发育中的卵母细胞吸收、沉积并加工成Vn,为胚胎发育提供充足的营养。
其他文献
  为更加清晰地认识水库水-气界面温室气体交换过程,2014-07-12至2014-07-20,用密闭式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广西大龙洞水库进行水-气界面温室气体(CO2,CH4)交换通量监测,目
  城市是文明时代最重要的标志,其产生标志着区域内先进文化、经济以及政治在空间上的集聚,作为特定区域内地理空间上的“有机体”,城市的“自然生长”过程有着其内在的空间秩
2-[3-甲基-4-(2,2,2-三氟乙氧基)-2-吡啶基]-硫醚-1H-苯并咪唑(后简称硫醚)是合成兰索拉唑(lansoprazole)重要的中间体。以2-溴甲基-3-甲基-4-(2,2,2-三氟乙氧基)吡啶(以下简称
  以四川省大竹县作为研究区域,以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农用地分等成果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作为主要数据来源,并应用GIS叠加分析等方法,结合大竹县区域土地利用特点和实际情况,
  传统的商业规划分析模式面临着诸多挑战,仅依靠表格、数据的统计、零售商或管理者的主观判断等难以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决策。超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对于超市的经营状况起到
  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力,高等教育作为地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在推进地区科技发展和进步上也日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
会议
21世纪以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问题的加剧,开发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对减轻环境污染和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众所周知,在新能源领域,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循环寿命长、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高及工作电压高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动汽车、移动通信设备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然而,传统商用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的理论比容量(372 mAh/g)较低,已无法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因此,
学位
  “社区”自德国著名社会学家斐迪?滕尼斯于 1887 年首先提出并进行研究,1930年由费孝通首先引进中国,其经历着仅具有简单的地域、人口要素的集合到包含时空、结构、功能、
  交通沿线泥石流常冲毁桥梁,於埋路基,堵塞隧道,造成交通中断,形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生活不便。而交通路线常和泥石流沟道交叉,桥梁是该交叉处的主要交通措施,泥石流爆发后,极易被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简称SAR)具有其全天候、全天时、穿云透雾的工作能力,广泛应用于山地冰川动态监测中。本文利用2006年6~9月三期ALOS/PALSAR雷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