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氏肿腿蜂生殖行为对策的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_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us guani Xiao et Wu)是一种专门寄生鞘翅目等钻蛀性害虫的体外聚寄生蜂,可有效防治天牛类、吉丁虫类及部分小蠹类等钻蛀性害虫,具有重要的生物防治应用价值。国内关于管氏肿腿蜂生物学特性和防治应用方面的研究很多,但对肿腿蜂的行为生态学研究比较少。肿腿蜂是寄生蜂中唯一具有准社会行为的类群,因而是研究昆虫生活行为进化的理想模式生物。本学位论文研究了管氏肿腿蜂母蜂抚育和子代蜂幼虫数量对其发育表现的影响,寄主体型大小和母蜂数对管氏肿腿蜂产卵前期和发育历期的影响,并测定管氏肿腿蜂的最大生殖力及子代性比等。本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管氏肿腿蜂的行为特性、大规模繁蜂提供了新的依据。1、管氏肿腿蜂母蜂抚育和初始子代幼虫数对后代发育表现的影响为深入了解母蜂抚育对其子代发育的影响,本试验设有、无母蜂存在2个处理水平—当母蜂产卵后移走母蜂或允许母蜂与子代在一起;各水平下分别保留幼虫基数为10、20、30、40和≥50等5个处理水平;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ca幼虫寄主体型大小(体重)不设固定的梯度。观察母蜂抚育、初始幼虫数和寄主体重等3因素对后代发育适合度相关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母蜂抚育对子代幼虫发育至成虫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子代幼虫发育至成虫的存活率随初始幼虫数量增加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并随寄主体重的增加而增大。母蜂抚育下初始幼虫数和寄主体重对子代蜂的性比均无显著影响,但无母蜂抚育下子代雄蜂所占的比例随寄主体重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子代雌蜂体重随初始幼虫数的增加而减小,随寄主体重的增加而增大。据研究结果推测,寄主体重和初始幼虫数对子代蜂发育的影响远大于母蜂抚育的影响,故寄主体型大小以及子代数调节可能是管氏肿腿蜂母蜂抚育进化的重要选择因素。2、寄主体型大小和母蜂数对管氏肿腿蜂产卵前期和发育历期的影响肿腿蜂是寄生蜂中唯一具有母蜂共同产卵于同一寄主、互助抚育子代等准社会行为的类群,如何有效利用寄主是共享寄主的肿腿蜂面临的重要选择压力,为揭示时间相关特征在肿腿蜂生活史中的意义,本研究以管氏肿腿蜂和寄主松墨天牛(Monoohamus alternatus)幼虫为对象,观察寄主体质量和母蜂数如何影响产卵前期和子代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等时间相关的生活史特征。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产卵前期随寄主体质量增大而延长,但在母蜂较多比在较少时显著缩短,与接1头母蜂相比,接2、4、6和8头母蜂的产卵前期分别缩短17.5%、35.8%、41.3%和49.7%。寄主体质量和母蜂数对卵发育历期没有显著影响,卵历期平均为7.27 d;对子代蜂幼虫和蛹历期均没有显著影响,幼虫期平均为6.81 d,蛹期平均为14.38d。研究结果说明,产卵前期是肿腿蜂寄生和子代发育的重要特征,而虫态发育历期在母蜂抚育下较少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3、管氏肿腿蜂潜在生殖力及子代性比本试验利用寄主青杨天牛幼虫,比较管氏肿腿蜂雌蜂在单头和多头寄主上的逐日产卵量和羽化出蜂的性比。研究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的产卵量受寄主资源的多少影响,在寄主条件合适并充足的条件下,单头蜂的产卵量约为184.5 ±9.6(标准差)粒,远高于寄生1头寄主的产卵量37.2± 1.2(标准差)粒,出蜂量也远高于寄生单头寄主处理。随着母蜂寄生的寄主数增多,子代雄蜂的比例越来越大,直至全部为雄蜂。多寄主处理的卵孵化率比寄生单一寄主的低,但孵化后幼虫的存活率和子代蜂平均体重却比后者高。在寄主充足条件下,雌蜂产卵量受产卵天数和寄主体重的影响,且两者存在互作。随着产卵天数的增加,产卵量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随着寄主体重的增加,产卵量略有增长。子代性比随母蜂产卵天数的变化趋势显示,随产卵天数或是寄生次数的增加,子代中雄性的比例逐渐上升,直至趋近于1。研究结果说明,抚育子代需付出巨大的生殖代价。
其他文献
漫步大明湖,从鹊华桥向北眺望,可见一高楼巍然耸立在绿树葱茏中,这便是超然楼.信步前行,来到楼前,气势恢弘的超然楼坐落在宽大的汉白玉台基上,高耸的朱楼,与云影相衬,色彩绚
期刊
期刊
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能够侵染小麦等禾谷类作物产生小麦赤霉病。小麦赤霉病分布很广、破坏性很强,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传播。我们国家从1970年以来一直采用以多菌
期刊
著名青年画家刘仲原的山水世界,立足传统,汲取大家写生和创作文脉精神,保持执著的艺术创造力.生活中的刘仲原,沉郁凝重而又睿智多思,其笔墨平和、稳健、素朴、谐和的诸种气息
期刊
水芹Oenanthe javanica是我国传统特色水生蔬菜的重要种类之一,目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其中一半以上处于粗放的半栽培状态,致使其上的害虫发生呈加重趋势。水
转Bt基因棉花(简称Bt棉)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对有效控制近年棉铃虫的发生和为害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Bt棉仍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其一是Bt棉对棉铃虫的抗性在后期下降问题;其
1.当前水稻种子存在的问题最近几年,种子问题,尤其是种子质量和适应性问题成了令农业部门头痛的一件事情。当前更要警惕的是由于适应性引起的种子事件呈上升趋势。早两年的岳
The effects of yield increase and mechanism of site-specific nitrogen management (SSNM) in five rice varieties from cold areas of northeastern China were studie
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e)是我国转Cry1Ab杀虫蛋白基因Bt抗虫玉米的主要靶标害虫,大面积种植转单一基因的Bt玉米有可能会引发亚洲玉米螟对Bt杀虫蛋白的抗性。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