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保障农村贫困居民基本生活和维持农村社会稳定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转轨的新时期,农村人口基本生活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贫困问题,不断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使得农村贫困人口数目大幅度减少。但是,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和新经济形势下出现的不平衡因素尚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与消除,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表现出一些公平性问题。本文将在既有的研究基础上,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视角诠释社会公平,结合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公平性概念和两个公平性指标。研究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为对象,旨在立足公平视角对我国农村低保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分析,重点进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城乡比较、区域比较,探寻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公平模式的路径。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其相关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研究的方法、思路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提出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并对相关概念进行分析,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视角阐述公平概念,结合公平理论和社会救助理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两个公平性指标,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公平性分析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公平性横向比较做了铺垫。第三部分综述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演进,通过对城乡两种低保政策的比较分析表现出两种制度的差异性,通过图表分析和公式计算显示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水平的不平衡性,然后再通过典型省份图表数据对照分析,总结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区域性不平衡。第四部分从制度层面、配套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公平性存在的问题,研究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公平性的原则和对策。第五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研究的结论,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的展望。本文的创新在于: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分析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过比较城乡低保在制度层面和经济层面的差异性,比较农村低保制度区域性公平,得出农村低保制度的公平性现状;在城乡低保经济层面的测算中,数据处理只涉及城保在城市的保障水平和农保在农村的保障水平,而不对城乡的具体生活得收入支出进行逐项分析,在保障分析结果不变的基础上,大大简化了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