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鼻咽癌患者红细胞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水平变化,探讨这些慢性疾病的脂肪酸组成变化规律,为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发生,改善临床症状提供科学的指导。
[方法]:
1.改进红细胞脂肪酸抽提—甲酯化一步法。
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脂肪酸的方法学评价。
3.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中国湛江地区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鼻咽癌患者血液样品,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
[结果]:
1.气相色谱—质谱可以在32分钟内把满足实验要求的脂肪酸甲酯分离并鉴定出来;DB-WAX 色谱柱对大部分脂肪酸峰的有效塔板数为10<4>~10<6>;分离度显示仪器对相邻色谱峰的分辨率比较好;仪器重现性变异系数为0.31%~2.67%,样品重现性试验显示脂肪酸变异系数为1.34%~7.52%,回收率为87.8%~110.7%。
2.血液红细胞主要含有14种脂肪酸,其中以C16∶0、C18∶0、C18∶1、C18∶2、C20∶4为主,饱和脂肪酸约占50%,单饱和脂肪酸约占20%,多不饱和脂肪酸约占30%
3.分析比较了3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红细胞脂肪酸含量组成,C16∶0、C18∶0、C22∶5、C24∶1、SFA升高,C14∶0、C18∶1、C18∶2、C20∶0、C20∶1、C24∶1、MUFA、PUFA、n-6、n-6/n-3 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分析比较4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红细胞脂肪酸含量组成,C16∶0、C18∶0、C22∶5、SFA、n-3 升高,C14∶0、C18∶1、C18∶2、C20∶1、C20∶4、MUFA、PUFA、n-6、n-6/n-3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配对比较17例鼻咽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红细胞脂肪酸含量组成,其中C16∶0、C18∶0、SFA 升高,C18∶1、C18∶2、PUFA、n-6、n-6/n-3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红细胞脂肪酸抽提甲酯检测方法简单易行、快速、准确可靠,能满足大标本量的临床检测。分析三种慢性疾病患者红细胞脂肪酸组成,发现三种疾病都存在脂质代谢异常,共同存在饱和脂肪酸增高,单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降低的特点。因此,有必要调整患者的膳食结构或给与相关的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