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及人口的急剧增加,大量能源消耗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已使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给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建筑业作为三大能源消耗及排放大户之一,其改变已成为必须,为此建筑业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旨在全面降低其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首先,相比较其他国家,我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落后。为了改变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缓慢的现状,并使绿色建筑发挥出更大的环境效益,本文首先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入手,梳理近年来关于绿色建筑发展的文献,描述了国内外绿色建筑发展历史、法律法规与标准制定进程,及国内外的绿色建筑发展制约因素及相关的政策方案。其次,本文从全国与北京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出发,对认证数量到认证深度进行现状分析,说明我国绿色建筑发展之缓慢,体现研究绿色建筑推广制约因素的必要性。再次,文章以国内外制约因素的研究基础,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以北京市企业推广绿色建筑所面临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梳理出制约北京市绿色建筑推广的18个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这18个因素进行降维归类,最终分为五大类,即政策类,意识类,经济类,技术类与市场类。然后,文章对各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梳理,通过对这些标准的借鉴,归纳出一套较清晰明了的评价标准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标准进行相对重要性评价,根据权重的不同,提出有哪些因素是能够促进绿色建筑推广的,是需要优先发展,以能够提升绿色建筑推广环境效益的,并把这些因素作为绿色建筑推广的促进因素。最后,文章针对制约因素与促进因素,从政府、企业、消费者三者间的互动角度,提出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促进企业及消费者行为,企业又应采取何种措施规范自身行为,提升自身竞争力,彰显企业的社会责任,从而横跨宏观、中观至微观层面,全面促进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