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穴位埋线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型便秘的临床观察,分析评价联合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型便秘的疗效,从而探索治疗盆底失驰缓综合征型便秘的有效方法,以期临床上能有所借鉴和更好的推广应用。资料与方法:以罗马Ⅲ标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收集盆底失驰缓综合征型便秘患者50例,其中男11例,女39例,年龄在25岁-75岁之间,病程3年-20年。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资料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生物反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仅用生物反馈疗法,7次为一个疗程,总共3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的总疗效和相关症状的改善情况(记录症状积分总和)及2个月后症状积分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数据运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25例,痊愈0例,显效4例,占16%;有效10例,占40%;无效11例,占44%。对照组25例,痊愈0例,显效1例,占4%;有效8例,占32%;无效16例,占64%。治疗组总有效率56.0%,对照组总有效率36.0%,两组临床疗效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相关症状(包括便感、排便次数、大便性状、便时等)都具有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后对排便情况随访2个月,发现治疗组复发率较低,远期疗效较好。结论:1.穴位埋线联合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型便秘,是一种疗效好、简单适用的可行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纯采用生物反馈的治疗方法。2.穴位埋线联合生物反馈训练治疗盆底失弛缓综合征型便秘远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研究、借鉴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