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廷槐《南华简钞》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z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初的注庄之学承袭明代庄学风气,名家辈出,各种注庄、解庄之书层出不穷。徐廷槐的《南华简钞》就是撰成于此时期的一部注庄之作。《南华简钞》一书博采众家之长,且有注者自己的观点,体现了徐廷槐对《庄子》一书的精研覃思。徐廷槐工于诗文,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在解庄过程中十分注重庄文行文章法和语言文字的特点。研究徐廷槐的《南华简钞》是对清代庄学注解研究的补充,也有利于疏理明晰清初注庄之学的发展轨迹。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将从徐廷槐个人生平著作考证和《南华简钞》一书概说两个方面着手,论述徐廷槐的生平经历、著书情况,以及《南华简钞》一书的题解、版本、体例和引注。《南华简钞》全书以“简”贯之,注解简明精要。书中,徐廷槐在广引名家观点的基础上仍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论文第二章则分析了徐廷槐在解庄过程中对庄文章法结构的重视。徐廷槐认为《庄子》内七篇为一整体,而它们同时又与外、杂篇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对于《庄子》的单篇组织结构,徐氏则通过划分《庄子》篇内层次来进行阐明。正所谓“合看”为一整体,“拆看”各篇各样,各篇中各段又有各样。徐氏不仅仅对具体的篇章关系、单篇内部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注解,还在评析过程中总结出了庄文整体上连绵紧密和“离合变化”的章法特色。第三章主要论证的是徐廷槐《南华简钞》对《庄子》语言文字特点的注解。其主要包括字法、句法和庄子语言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徐氏简洁明了地指出庄文的用字之高妙,直接注评其句式之奇,并且提出了庄文多用怪奇寓言、意境宏大深远的语言艺术。第四章从徐廷槐《南华简钞》的解庄思想入手,论证其以以庄解庄为主,同时掺杂儒、佛、道三家内容的解庄思想。《南华简钞》一书虽体现了儒释道三家融合的思想趋向,但大体上仍坚持立足于《庄子》的文本,直接阐发《庄子》本旨,并不穷尽道理、反复论证。论文第五章是在前四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关注社会时代背景对《南华简钞》的影响,进一步讨论了该书的价值与特点。徐廷槐在注庄过程中文理皆注,但更偏重于《庄子》文学方面的注解,而贯穿全书的思想则是以以庄解庄为主。徐氏《南华简钞》不仅仅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注庄方式和思想,同时也有自己的文献价值。书中大量引用了蒋金式的《庄子偶说》,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这本已佚的注庄之作,这也是对古人《庄子》评点的一种补充。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陈奂、胡承珙和马瑞辰被称为“清代《毛诗》研究三大家”,其中陈奂、胡承珙二人虽然在诗学观念与治诗方法方面有很大的共通性,但在具体注《诗》内容和著述体例方面仍有些许差别。目前学界对二人以及二人著作间的异同对比研究较多通论之言,而缺少专深之语,既缺少深入性著作,在广度上亦不够。本文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旨在对陈奂《传疏》、胡承珙《后笺》进行全面对比,重点比较他们《诗》学思想中相同和同中有异之处,并进一步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