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核定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c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收核定制度是针对纳税人不申报纳税或税务机关无法查账征收等情况导致纳税人应纳税额不能核实,税务机关通过搜集查证间接资料以合理的方式正确核算纳税人应纳税额的一种征收方式,其在税收征管实践中普遍存在。税收核定制度源于国家征税权,目的是保证国家税款征收,满足公共财政的需要,维护税收公平,提高征税机关行政效率。在纳税人不设置账簿,损毁账簿等特殊情形下,税收核定制度可以有效及时的挽回国家税款损失。因此,税收核定制度是弥补税收管理漏洞,规范纳税行为,打击偷逃税行为,保障国家和公众利益不受损害的利器。然而,该制度立法层次不高,法律规定不完善,税务机关在税收核定环节上有着极大的话语权。同时由于税务机关“官本位”意识较强,导致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较弱,税务机关随时有可能滥用税收核定自由裁量权,纳税人将会时刻担心自己权益被税务机关侵害。随着社会的发展,税收核定引起的争议诉讼逐渐增多,税收核定的不规范适用直接侵害了纳税人的财产权。但是,我国目前并没有积极开展税收核定制度法律体系的建设。在依法治税的背景下,若想要减少纳税人财产权和国家征税权的摩擦,平衡二者的关系,就势必要以纳税人权益保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税收法律塑造成纳税人的税收保障法,将税务机关税收核定自由裁量权之手关进法律的笼子里。本文以纳税人权益保护为视角,试图通过两种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探讨税收核定制度适用的必要性以及税收核定自由裁量权滥用问题原因及其侵害纳税人合法权益的后果。第一部分以“C格栅有限公司账外经营偷税案”为例,通过该案例反映出我国纳税人纳税意识薄弱,纳税人不纳税申报、不设账簿、偷税等现象已经变得稀松平常,进而说明税收核定制度的存在是极其有必要的。该制度对税收管理漏洞的填补,规范纳税行为,打击偷逃税行为有着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以“新疆瑞成案”为例,通过该案例折射出:1.税收核定自由裁量权滥用问题在我国普遍存在,这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问题。2.税收核定自由裁量权一旦被滥用,其后果必然是纳税人权益受到损害。虽然税收核定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我们不能忽视税收核定制度存在立法上的缺陷,该制度缺陷直接导致税收核定自由裁量权缺少合理有效的规制,征税机关核定自由裁量权扩大化。一旦征税机关使用核定自由裁量权不是基于正当和善良的目的,纳税人必将遭受损害。第三部分主要是针对第二部分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税收核定制度的建议。全国人大应该加快推进税收核定制度的立法,将税收法定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融入税收核定整个过程中,同时要注意建立健全税收核定的监督机制,硬性约束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在保障国家征税权的同时实现税赋的公平正义,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肺癌Ⅱ、ⅢA期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后持续内放疗的适应证.方法:将80例中心型肺鳞癌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于手术切除肿瘤的同时,在原瘤床或局部转移处置入 32 P同位
吸入性全身麻醉中,肺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其最终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则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肺功能,具有防御作用.
目的:探讨小肠肿瘤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小肠良性肿瘤5例均为平滑肌瘤;恶性肿瘤28例,其中平滑肌肉瘤13例(46.4%),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细胞 CD44s、CD44V5 和 CD44V6的表达与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 62 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细胞 CD44s、CD44V5 和 CD44V6 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