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减少化肥施用量,改善花生的生长环境,实现花生增产已经成为花生产业上的重要问题。合理科学的施肥模式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解决科学的施肥,建立农田养分的良好循环,为花生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目前,有关普通花生磷、钾以及磷钾配施对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已有不少报道,但黑花生这样的报道甚少。黑花生,作为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食品,近年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如何提高黑花生产量是未来花生栽培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而科学施肥是提高花生产量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探明施肥对黑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探讨黑花生适宜施肥量。本试验选黑花1号为材料,于2009年在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莱西试验站进行了钾肥及磷钾肥配施对黑花生(为方便起见,以下简称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钾肥及磷钾肥配施对花生生理特性的影响
由花生功能叶的光合速率分析.施用不同量的钾肥,花生功能叶的光合速率为高钾>中钾>低钾,不同磷区花生功能叶的光合速率为中磷>高磷>低磷。表明花生功能叶的光合速率均随着钾肥的施用量增加而增大.由差异的显著性分析,磷钾肥配施有利于花生光合速率的增大。
由花生功能叶的叶绿素的含量分析,施用不同量的钾肥,花生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为高钾>中钾>低钾,不同磷区花生叶绿素含量的多少无明显规律。表明花生功能叶中叶绿素含量均随着钾肥的施用量增加而增大,而磷肥施用量对花生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
由花生比叶重分析.施用不同量的钾肥,花生比叶重为高钾>中钾>低钾,不同磷区花生比叶重为中磷>高磷>低磷,表明表明花生比叶重均随着钾肥的施用量增加而增大,显著性分析表明,钾肥对花生比叶重不大,磷肥有利于增大花生的比叶重。
2.钾肥及磷钾肥配施对功能叶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由花生功能叶中SOD的酶活性分析,施用不同量的钾肥,花生SOD的酶的活性为高钾>中钾>低钾,不同磷区花生功能叶SOD的酶活性为高磷>中磷>低磷,表明花生SOD的酶活性均随着钾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增加而增大,并且磷肥和钾肥有利于增大SOD的酶活性。
由花生功能叶中POD的酶活性分析.施用不同量的钾肥.花生功能叶POD的酶活性均与钾肥的施用量无明显规律,不同磷区花生功能叶POD的酶活性为高磷>中磷>低磷,表明钾肥对POD的酶活性的影响不大,而随着磷肥的施用量增多而增大。
由花生功能叶中CAT的酶活性分析,施用不同量的钾肥,花生功能叶CAT的酶活性均与钾肥的施用量无明显规律,不同磷区花生功能叶CAT的酶活性为高磷>中磷>低磷,表明钾肥对CAT的酶活性的影响不大,而随着磷肥的施用量增多而增大。
由花生功能叶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分析,施用不同量的钾肥,花生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为高钾>中钾>低钾,不同磷区花生功能叶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为高磷>中磷>低磷,表明花生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均随着钾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增加而增大,钾肥与磷肥配施对可溶性蛋白的增加有帮助,过高的磷肥不利于可溶性蛋白的增加。
3.钾肥及磷钾肥配施对花生叶片N、P、K吸收的影响
由花生叶片中N的含量分析,花生叶片中N的含量为中钾>高钾>低钾,不同磷区花生叶片中N的含量为中磷>低磷>高磷,表明适量磷钾肥配施利于氮素的吸收。
由花生叶片中P的含量分析,施用不同量的钾肥.花生叶片中P的含量为低钾>中钾>高钾,不同磷区花生叶片中P的含量为高磷>中磷>低磷,表明花生叶片中P的含量随着施用钾肥的量增加而升高,钾肥促进花生对磷素的吸收。
由花生叶片中K的含量分析,施用不同量的钾肥,花生叶片中K的含量为高钾>中钾>低钾,不同磷区花生叶片中K的含量为高磷>中磷>低磷,表明花生叶片中K的含量随着施用钾肥的量增加而增大,随着施用磷肥的量增加而下降。中磷条件下,土壤中钾肥的利用率为低钾>中钾>高钾,表明花生对土壤中钾肥的利用率随着施用钾肥的量增多而下降。
4.钾肥及磷钾肥配施对花生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由花生农艺性状分析,施用不同量的钾肥,花生的主茎高、侧枝长和分枝数无明显规律,而花生的果针数、荚果数和饱果率随着钾肥的施用量增大而增多。花生的主茎高、侧枝长、分枝数、果针数、荚果数及饱果率均表现为高磷>中磷>低磷,表明花生的各个农艺性状指标随着磷肥的施用量增大而增多。
由花生的产量分析,施用不同量的钾肥,花生产量为高钾>中钾>低钾,不同磷区花生的产量为中磷>低磷>高磷,表明花生的产量随着钾肥的施用量增多而增多,中磷条件下花生的产量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