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建立荧光胃癌裸鼠原位移植瘤模型,观察人参皂苷Rg3纳米乳对胃癌荷瘤裸鼠生存状态、肿瘤生长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通过研究肿瘤微淋巴管密度(L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肿瘤组织的表达,探讨人参皂苷Rg3纳米乳在防治胃癌淋巴转移的机制。研究方法:利用红色荧光蛋白转染的人胃癌NUGC-4细胞,建立胃癌裸鼠原位移植胃癌模型。造模后第9天将24只裸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人参皂苷Rg3纳米乳、5-Fu、生理盐水进行药物干预,定期观察各组裸鼠进食量、体重及活动能力变化。35天后处死全部荷瘤裸鼠,解剖开放腹腔并在荧光影像系统下观察肿瘤转移情况,将移植瘤剥离并测瘤重、瘤体积,计算各组抑瘤率和淋巴结转移率。留取转移淋巴结行病理检查,并对肿瘤组织行免疫组化,计数各组肿瘤组织中肿瘤LMVD,半定量测定和分析VEGF-C、VEGFR-3蛋白的表达。研究结果:1、各组荷瘤鼠进食量、活动能力均有下降,其中5-FU组下降程度最明显,Rg3纳米乳组次之,生理盐水组下降最缓慢。Rg3‘纳米乳组和生理盐水组荷瘤鼠体重增加,而5-FU组体重降低。2、各组裸鼠移植瘤瘤体均显著增长,部分裸鼠存在淋巴转移。Rg3纳米乳组和5-FU组抑瘤率分别为69.2%和57.2%。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荧光成像检查发现,Rg3纳米乳组、5-Fu组和生理盐水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7.5%(3/8)、50%(4/8)和87.5%(7/8)。3、人参皂苷Rg3和5-Fu均可降低肿瘤组织中的微淋巴管密度,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Rg3组效果更优(与5-FU组相比,P<0.05)。4、人参皂苷Rg3纳米乳和5-Fu都能下调肿瘤组织中VEGF-C、VEGFR-3蛋白的表达,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g3纳米乳组VEGF-C的表达低于5-FU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VEGFR-3的表达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论:1、人参皂苷Rg3纳米乳可以抑制胃癌荷瘤裸鼠肿瘤的生长,并提高其生存质量。2、人参皂苷Rg3纳米乳对胃癌荷瘤裸鼠的淋巴转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抗淋巴转移效果优于化疗药5-氟尿嘧啶。3、人参皂苷Rg3纳米乳可能是通过调低与淋巴生长转移密切相关的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减少肿瘤组织微淋巴管生成,从而达到抑制肿瘤淋巴转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