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基础体温曲线类型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ky_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基础体温的类型进行分析,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基础体温类型与其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与盆腔炎患者基础体温的差异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同证型的基础体温曲线类型与相关指标(CA125、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根据中医从整体调控出发,通过辨证论治,以指导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治,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受孕率提供诊疗依据。研究方法:1、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肾虚血瘀、气滞血瘀、热郁血瘀及寒凝血瘀四个证型,每一证型选取15例患者,共60例EM组患者,同期选取盆腔炎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2、对入选者分别进行2个月经周期的基础体温测定,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组的BBT周期(n=120),分为肾虚血瘀证(n=30)、气滞血瘀证(n=30)、热郁血瘀证(n=30)及寒凝血瘀证(n=30),盆腔炎患者(对照组)的BBT周期(n=60)。并行改良BBT的三项标准评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时间序列平滑预测法中的移动平均法及多元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处理,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基础体温的特殊性,与盆腔炎患者的基础体温类型及其不同证型患者之间基础体温类型的差异性。研究结果:1、本课题研究对象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盆腔炎患者,EM组平均年龄29.43±2.181岁,盆腔炎患者(对照组)平均年龄28.37±5.216岁,根据频数分布,年龄均集中在27-32岁,这与此年龄段女性为育龄期女性,有较高生育要求有关。2、EM组的BBT与盆腔炎患者(对照组)的比较:(1)收集EM组的BBT周期共120组,对照组的BBT周期共60组。根据频数分布,EM组的卵泡期为17天占25.8%,黄体期为12天占27.5%,可见EM组患者的卵泡期偏长,而黄体期(12.04±1.55天)较正常水平(14±2天)要短,两者无差异(P>0.05);对照组的卵泡期为15-16天占33.4%,黄体期为13天占33.3%,可见盆腔炎患者的黄体期(13.03±1.22天)与正常水平(14±2天)要短,两者无差异(P>0.05)。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可见EM组与对照组BBT的卵泡期天数比较无差别(P>0.05);而EM组与对照组BBT的黄体期天数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2)根据x±s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平滑预测法中的移动平均法形成的预测模型,可见EM组BBT的低温相较对照组高温,EM组低温相均>36.5℃,而对照组低温相<36.4℃,EM组的高温相明显比对照组的天数要短。(3)在月经周期前5天内BBT明显延迟下降者EM组占45%(54/120)个周期,其中最低温度为36.1℃,最高温度为36.8-37℃,中位数为36.5℃;而盆腔炎患者(对照组)无周期前5天BBT延迟下降现象,其中最低温度为36℃,最高温度为36.7-36.9℃,中位数为36.3-36.4℃。EM组与对照组的D1-D5之间,经多元方差分析,各组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黄体期前5天基础体温平均上升<0.3℃,EM组为65%(78/120)个周期,对照组为30%(18/60)个周期,两组之间*P<0.05,有统计学意义。(4)EM组与对照组间行改良BBT评分,两者均属于黄体功能差或卵泡质量差。其中EM组的黄体功能水平最差,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推论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基础体温类型存在特异性,具体可总结为BBT低温相失常(经期体温偏高,低温相偏高,卵泡期偏长)、黄体功能不健(黄体期短、高温相延迟上升)。3、EM组的四个不同证型间的比较:(1)EM组的四个不同证型,每一证型取30组BBT,进行方差分析,不同证型间BBT的卵泡期及黄体期天数均有差异(*P<0.01),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的方差分析,寒凝血瘀证与其余三个证型的BBT卵泡期及黄体期天数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证型间比较均无差异。(2)根据x±s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平滑预测法中的移动平均法形成的预测模型,可见四个证型的低温相均>36.5℃,最高温度达36.8℃-36.9℃,特别是气滞血瘀证及肾虚血瘀证表现明显。高温相均表现为黄体功能不健,其中肾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热郁血瘀证的移行期(由低温期到高温期)均>3d,高温末期基础体温缓慢下降,寒凝血瘀证的高温相波动大,超过0.2℃-0.3℃,且高温相天数较短≤11天。(3)对月经周期前5天的BBT进行方差分析,气滞血瘀证与热郁血瘀证及寒凝血瘀证存在差异(**P<0.05),其中月经周期的D1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余进行两两比较的方差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EM患者在黄体期前5天BBT平均上升均<0.3℃,行多元方差分析,不同证型间*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寒凝血瘀证与热郁血瘀证、肾虚血瘀证及气滞血瘀证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4)四个证型EM患者在FSH、LH、E2水平及CA125方面比较均无差别,EM患者在P水平均偏低,四个证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另四个证型的FSH偏高,LH偏低,占55%。从特异性程度看,气滞血瘀证及肾虚血瘀证患者比其他证型的BBT更倾向于出现低温相偏高,而寒凝血瘀证则倾向于出现高温相失常情况。从改良BBT的三项标准评分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存在黄体功能不健,而寒凝血瘀证较其他证型的黄体功能水平差。在CA125及性激素水平方面上比较,四个证型间无显著的差异性。结论:BBT的曲线反映了卵巢激素的变化,与中医辨证有吻合之处。根据BBT的变化可以作为中医征候分类的依据之一,为中医辨证提供客观的依据,并且丰富了中医辨证的内容。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基础体温类型,结合患者的病史及体征对临床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一定的帮助。在诊治上,针对气滞血瘀证及肾虚血瘀证,采取调补肝肾中药,能影响基础体温,更有助于调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卵巢排卵功能。我们把BBT运用于诊治中,亦可作为诊断、治疗和判定疗效的客观依据。
其他文献
全氟化合物(PFCs)作为一种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已经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污染。由于PFCs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环境持久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以小麦为受试植
目的 :探讨对孕产妇进行综合护理对其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待产的100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孕产妇随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常规MRI与DWI及1HRS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男11例,女9例,年龄2
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规划的不断实施,我国高速铁路网已初具雏形。为应对来自高速铁路的竞争,民航推出了包括成本策略、航线网络优化策略、大客户策略、网上
本文以小麦水稻为实验材料,用简便快速的方法对小麦水稻中的DNA进行分离与纯化,同时用紫外光谱进行测定,并对测定方法进行了条件试验,为小麦水稻中DNA的测定提供了经济、简便
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探讨了城郊旅游开发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并以南京为例,阐述了观光农业的开发原则与开发内容,提出了观光农业开发的主要措施.
国际地磁参考场(IGRF)是用来描述全球地磁场及其长期变化的地磁场模型的国际通用标准,基于全球地磁台站、野外测量获得的磁场数据、卫星磁测数据,使用球谐分析方法建立起来的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日常生活中的图像数量呈现爆炸性的增长,图像检索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常用的图像检索方式与文本信息检索一致,均是通过关键词来进行检
为了缓解目前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挤问题,通过先进的出行者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 ATIS)向出行者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协助制定合理的出行
目的观察消疣方对尖锐湿疣的复发率及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LR1、TLR3的影响。方法1.临床研究:42名符合标准的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人数为22人,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