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重要药用植物基因组解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jinsongdua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利用基因组学手段深入解析天麻、穿心莲和刺五加三种药用植物的基因组。天麻(Gastrodia elata)是一种多年生、无叶绿素的兰科植物,它表现出独特的适应非光合作用生活方式的进化策略。本研究根据天麻的特性挖掘天麻中光合作用相关基因及叶绿素相关基因并对其进行解析。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是一种一年生双子叶药用植物,含有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其干燥的地上部分具有清热解毒、抗炎和镇痛的作用。本研究主要挖掘了穿心莲内酯合成通路中的关键基因。西伯利亚人参(Eleutherococcus senticosus,又称刺五加)属于五加科。五加科共有41属1500余种,染色体数目和基因组大小各不相同。为了获得更多的五加科植物基因组信息,本研究研究了刺五加在进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以及刺五加对冷环境的适应性机制。研究方法在三代单分子实时测序和二代双末端测序相结合的技术下,对三种植物的基因组进行组装,并借助Hi-C技术进一步将contig挂载到染色体上。通过基因注释和重复序列注释分析天麻、穿心莲和刺五加中的重复序列进行分析。通过进化分析、ka/ks分析以及富集分析和质谱分析来研究天麻中光合作用和叶绿素相关基因。多序列比对等技术手段来挖掘穿心莲内酯等重要化合物合成通路中的关键基因。共线性分析及染色体分析技术来研究刺五加在进化过程中染色体所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寒冷环境的适应性。研究结果本研究组装得到一个1.12 Gb的天麻基因组,其中contig N50大小为110 kb,scaffold N50大小为1.64 Mb。根据挖掘天麻基因组数据发现,与光合作用、叶片发育和质体分裂途径相关的关键基因在进化过程中丢失或处于放松选择状态。因此,该基因组序列为进一步研究兰科植物和其他无叶绿素植物的进化提供了良好的资源。为了更好地揭示各种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本研究通过组装获得一个284 Mb的穿心莲基因组,contig N50为5.14 Mb,scaffold N50 9.8 Mb。结果显示,转座因子占基因组的57.35%,共预测到24015个蛋白编码基因。并且鉴定了穿心莲内酯和新穿心莲内酯合成所必需的蛋白基因家族(如CPS、KSL和CYP450)。本研究也组装获得一个1.30 Gb高质量的刺五加基因组草图(contig N50=309.43 kb)。结果显示,转座因子占基因组的72.82%,共预测到36372个蛋白编码基因。通过对三七、刺五加和胡萝卜三种植物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五加科植物在与伞形科植物发生分化后,Tekay元素在五加科植物中激增。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刺五加经历了一个谱系特异性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Es-α,这可能是刺五加特有的。一个五加科的全基因组复制事件-β可能是五加科所有物种共有的。通路分析表明,这两个全基因组复制事件可能有助于刺五加适应寒冷环境。这个高质量的基因组组装为五加科植物的进化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因组资源。结论这些药用植物全基因组测序,高质量药用植物基因组的公布和根据每个药用植物自身特性做的深入分析极大地推动了药用植物基础研究,将为挖掘药用植物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提供一定的思路,为揭示药用植物遗传信息,解析药用活性成分合成途径和药用植物分子育种奠定了有力的基础,为以后药用植物的分子生物学的分析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5G时代的到来,电子设备朝着小型化、集成化、多功能化、高功率密度化发展,随之而来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这些热不能及时散去,热积累会影响电子器件的性能,甚至导致电子器件不能正常工作或损坏,因此对电子设备的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聚合物基导热材料因具有电绝缘性能、柔韧性、重量轻、强度高等优点而备受关注,在微电子封装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聚合物的本征导热系数一般较低,无法满足散热要求。引入高导
软件无线电(SDR)的发展带来了更灵活,可扩展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在民用军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与无线电频段紧张、通信环境更加复杂等问题的突出,智能无线电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功耗,体积等受限的场合,小型智能化的软件无线电设备开始受到重视,特别是高集成度嵌入式片上系统ZYNQ的出现,为小型智能化软件无线电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详细描述了软件无线电平台在不降低通用性,实
毫米波功率模块(Millimeter Wave Power Module,MMPM)其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是一种用于射频信号放大的功率器件,主要由毫米波小型化行波管(Minimized Traveling Wave Tube,Mini-TWT)、固态放大器(Solid State Amplifier,SSA)及集成电源(Integrated Power Conditioner,IPC)组成,具有高功
聚乳酸(PLA)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纺织等领域。PLA本身模量高,透明性好,但同时存在结晶速度慢、耐热性差、性脆等固有缺陷,对于其进一步发展及应用形成了限制。作为一种半结晶性高分子,聚乳酸材料的宏观物理性能依赖于微观晶体结构与形态,通过加工流场调控结晶过程有望改善材料缺陷。过去研究通常利用熔体剪切的方式,试图获得shish-kebab串晶结构来提升材料性能,
风电叶片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期运行,叶片前缘极易被环境中的固体颗粒冲蚀,破坏叶片表面完整性。在众多的叶片防护策略中,薄膜防护是最简单有效的防护方法。而在所有的薄膜类材料中,聚氨酯(TPU)类薄膜由于其质量轻、耐固体颗粒冲蚀性能好等优点在耐磨领域备受青睐。然而,由于TPU导热性能较差,不能满足冲击过程所产生的热量及时耗散的要求,普遍在TPU基体内填充一些导热性能良好的纳米填料,制备综合性能优异的耐固体颗
当前电子设备的集成化和微型化程度不断加大,导致单位面积上的热流密度急剧增加,使其面临比以前更严重的散热问题和火灾风险。近年来,由于质轻、成本低、加工性能好而备受青睐的聚合物材料,因固有的高可燃性和低导热性,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微电子封装和其他新兴领域的应用。六方氮化硼(h BN)由于具有高的导热性、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在制备高阻燃聚合物基导热复合材料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h BN强的层间作用力
通讯和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导致电磁辐射污染的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仪器设备的正常工作和人们的身体健康。和金属材料相比,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因其质轻、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在电磁屏蔽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大多数传统高分子材料是以石油为原料,来源有限、难以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本论文选用生物基可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PLA)为基体,以一维的碳纳米管(CNTs)和二维的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Ti3C2Tx
10年之间有机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的光电转化效率从3.8%增加到25.5%,在光伏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大多高效率的电池由于含有毒性的铅元素,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开发绿色环保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非常必要的。锡基钙钛矿具有理想的带隙和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是一种低毒的光伏材料。目前,锡铅混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已经达到了21.7%,在光伏应用方面同样具有巨大潜力。但是,由于Sn
本书基于中国城市转型发展视点,对新加坡城市规划与发展的主要方面进行系统介绍和分析,为中国的城市治理决策、土地规划管理,以及城市交通、产业、环境和房地产等相关领域提供一份系统的对标城市深度案例。书中重点阐述了四个方面——新加坡的公共住宅、产业发展、环境和城市交通。公共住宅和产业发展是新加坡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两大基石;环境方面的举措确保新加坡水资源安全和城市环境质量;城市交通能力是新加坡能够对大量
期刊
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是天然纤维作物之一,为纺织工业提供了重要原料。株高、果枝数和纤维强度作为棉花株型和纤维品质的重要性状之一,是遗传改良中重要目标性状。它们都属于数量性状,受多基因的控制,易受环境影响。近年来,定位了大量棉花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相关的QTL,其中有关株高与果枝数QTL较少;对定位到的纤维品质QTL置信区间内的基因进行功能验证的偏少。本研究利用本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