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饲养子午沙鼠行为学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ies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是典型的荒漠鼠种,发现因其宽容的生态位,较低的社会化接触,生活策略方面选取的保守模式,在荒漠中表现出强大的适应能力。肠道微生物在动物生理生态、进化和代谢功能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动物行为节律也与肠道微生物存在着重要的互作关系(肠-脑轴),行为学变动和肠道细菌的组成变化对子午沙鼠的适应外界环境可能产生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子午沙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行为学观察,记录室内饲养条件下的子午沙鼠的行为种类,模式、频次变化,明确子午沙鼠对室内饲养环境的适应性,判定室内动物行为学实验的可行性;结合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子午沙鼠从野外环境转移至室内饲养后的肠道微生物的定植变化情况,明确子午沙鼠的核心菌群和可变菌群,室内饲养后肠道群落的损失情况,以及最后适应环境后的稳态,寻找影响肠道微生物适应性的主要原因,揭示动物在适应新环境过程的行为表现和体内微生态的波动情况,为子午沙鼠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研究主要结果如下:一、基于行为学的子午沙鼠室内适应性研究子午沙鼠的行为以睡眠、取食、行走为主,其活动频繁且具有规律性,昼夜活动对比明显,活动高峰时期处于20:00~次日8:00。子午沙鼠的睡眠、取食、跑动、嗅闻和警戒行为均与饲养时间存在相关性。子午沙鼠室内饲养的前期活动频繁,中后期的室内活动均下降。室内饲养主要影响子午沙鼠的睡眠行为和取食行为。经过室内30天的饲养,子午沙鼠的睡眠时间增加,取食和跑动时长的减少均表现出对环境的警觉度降低,外在表现出对生存环境的逐渐适应,该结果为后续子午沙鼠的室内饲养的肠道多样性研究奠定了基础。二、基于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子午沙鼠适应性研究野生子午沙鼠的核心菌门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脱硫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核心菌属为norank_f__Muribaculace、乳杆菌属、脱硫弧菌属、双歧杆菌属、Lachnospiraceae_NK4A136_group、norank_f__Christensenellaceae。野生子午沙鼠与室内饲养子午沙鼠的肠道群落组成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以食物分组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室内饲养的进行,相同食物分组子午沙鼠的肠道菌群逐渐接近,不同分组子午沙鼠的肠道菌群出现明显差异。玉米组的子午沙鼠肠道细菌中的第一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而野生组、鼠粮组和小麦组的第一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玉米组和小麦组的优势菌属为norank_f__Muribaculace,野生组和鼠粮组的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室内饲养子午沙鼠的Christensenellaceae、脱硫弧菌属丰度的降低、玉米组和小麦组双歧杆菌属的增加,鼠粮组的Alistepes和Odoribacter的增加,野生组丢失的巴恩斯氏菌属,颗粒链球菌属均证明了食物资源的变动对子午沙鼠产生了影响,需要改变菌群的丰度来适应环境的变动,但是即使是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最多的鼠粮组依旧不可逆的损失了原始菌群,经过室内食物的重塑,不同分组子午沙鼠的肠道菌群形成了新的稳定结构,以达到内环境的稳态,来适应室内环境的变动。
其他文献
降水变化影响流域水循环及水量平衡,并引发一系列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分布式水文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流域水文过程,结合卫星遥感反演的降水数据能实现无观测降水资料地区的水文模拟,为地区水资源管理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秦岭南麓汉江源流域为研究区,采用Budyko水热平衡方程的弹性系数法和SWAT模型量化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径流演变的影响,辨析研究区径流演变的主导因素,基于雨量站观测资料和ASCAT-S
四参数Johnson分布族函数(简称Johnson分布)于1949年被提出,它包含三种正态变换形式。该分布具有多参数、多类型的特征,通过对样本拟合可推断和表达总体分布特征。Johnson分布是一种具有参数方法特点的非参数统计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实测偏态数据的统计特性来确定选用Johnson分布族函数变换形式,通过参数估计方法求解参数,推求给定设计频率的标准正态分布的设计值(分位数),通过John
水文频率计算旨在利用现有的水文资料,分析和计算水文设计值与重现期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水资源规划利用、水利工程设计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多项式正态变换(PNT)法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水文频率计算方法,该法在分析计算时不需要假设原始水文变量的分布线型,变换方法简洁有效,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目前常用于PNT法的参数估计方法主要有矩(PM)法、L-阶线性矩(LM)法、最小二乘(LS)法和Fisher-Cornish(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易燃易爆、带有毒性的气体被广泛运用于化工原料或者作为能源气体。但是这些气体在储存期间往往存在安全隐患,当气体在空气中泄露到一定浓度,遇到明火就会引发爆炸,或者人长期在低浓度有毒气体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会对人体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对有毒气体进行有效和精确的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气敏传感器能够检测环境中存在的低浓度混合气体,并且给出混合气体的浓度和种类。本文采用水
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猪的一种病毒性疾病,具有高传播率和死亡率。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是CSF的病原体,其自然宿主是猪科动物,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虽然采用疫苗免疫接种及扑杀措施控制了CSF的大面积暴发及流行,但CSF在一定地区依然存在,甚至存在地方性流行现象。同时,疫苗的免疫压力使得中低毒力毒株引起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 virus,PRRSV)感染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波形蛋白(Vimentin)作为参与PRRSV感染的宿主细胞蛋白,在病毒入侵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期研究显示,波形蛋白参与PRRSV复制,但是其在病毒复制
当地大气降水线(LMWL)是降水同位素组成研究的重要部分,但当前研究并未明确稳定同位素数据集的时间尺度。本研究采用不同方法确定不同气候区的LMWL,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气候区、不同回归方法和不同时间尺度下降水同位素数据建立LMWL的差异。选取六种不同的线性回归方法(OLSR,RMA,MA及其降水加权回归PWLSR,PWRMA和PWMA),在黄土高原和全球其他三个不同气候区探索不同气候区建立LMWL的最
昆虫的雌性生殖系统是产生配子、交配和产卵的重要器官,在昆虫的世代繁衍和种族延续中起着重要作用。雌性生殖系统的比较形态学研究,能为昆虫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然而,对昆虫雌性生殖系统超微结构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匮乏。蚊蝎蛉科Bittacidae和蝎蛉科Panorpidae是长翅目Mecoptera物种最丰富的2个科。对于长翅目雌性生殖系统的研究,迄今主要集中在外部形态,雌性生殖系统超微结构研
蒸散发是生态系统水循环和能量平衡的重要过程,决定了土壤-植物-大气系统的水热传递,与生态系统生产力密切相关。准确量化区域日蒸散发量,对于研究区域尺度植被不同生长阶段水分利用和水循环以及指导农业用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水文模型与遥感技术的结合被认为是估算区域尺度蒸散发和水文过程的先进手段。然而,由于遥感数据产品容易受到云层覆盖、季节积雪、传感器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同时满足遥感蒸散发模型中对高时间分
气候变化、CO2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use/cover change,LUCC)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关键因子。研究这三个因素对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影响对预测未来全球NPP和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气候变化、CO2浓度变化以及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单个因子对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三种影响因子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