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b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突发事件在我国频频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安全等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的发生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应对,轻则影响局部地区的社会秩序,重则殃及整个人民的团结与国家的安定。因此,当今政府作为国家公共管理的核心主体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要想提高突发事件应对的效率和质量,像早期时单单依靠政府来解决一切突发事件已经不再可能。政府不再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唯一主体,广义的公众主体包括企业、第三部门以及公众需要参与到突发事件的应对中来,积极主动分享各自的资源以共同应对突发事件。但是一方面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对公众参与突发事件的研究起步晚,存在理论缺失以及可操作性较弱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当今我国社会的发展水平下,公众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就使得公众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研究具有双重意义。论文阐述了公众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必要性以及可能性,结合有关案例分析我国公众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探讨如何完善我国公众参与突发事件的参与机制。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的背景以及研究的意义,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介绍了该选题的研究状况,并且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框架,涉及的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为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介绍分析,主要包括突发事件、政府、公众参与,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说的公众参与包括企业、第三部门以及社会公众。其次,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和论述,主要包括治理、善治理论、多中心治理理论、公民社会理论、政府失灵理论、资源禀赋与资源依赖理论,为后面问题的展开进行理论的铺垫。第三章分析公众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其中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和当今社会的多阶层性等时代特征,决定了公众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必要性;现代信息技术和公民社会的发展等为公众参与提供了可能性。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公众参与突发事件应对情况,包括我国公众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基本情况,国内近期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公众参与突发事件应对的案例,并且分析我国公众参与突发事件应对中出现的五个方面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第五章为建议与对策。针对我国公众参与突发事件应对中存在的五方面问题,从五个角度提出我国公众参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若干建议。第六章为结语,对全文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期刊
企业履行慈善责任是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有利于缓解我国转型期的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也使企业自身获得了无形的“社会红利”以及巨大的社会资源。探讨企业履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