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运枢纽设备配置及能力协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b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铁路中长期规划,“四纵四横”快速铁路客运网的建设完成,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城际轨道运输系统的逐渐完善,将有大量城市成为区域性客流集散、中转中心;与此同时,引入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后,铁路枢纽从原来的以技术站为核心的运营模式分化为绕城货运网络和以市区大型客运站为核心的客货分离的布局形式。铁路枢纽中专业客运设备的布置和运用方式需要进一步适应客运需求多样化和旅客对服务质量的要求,大密度、高速度的市场化运营方式也对枢纽内办理大量的始发、终到和通过旅客列车的作业能力适应性提出了考验。为了保障路网上、区域性客流的集约、高效、安全的输送,需要对铁路客运枢纽设备和能力协调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基于铁路枢纽规划与设计标准,运用铁路旅客运输组织相关理论,系统工程学,优化理论与方法和相关计算机技术,对铁路客运枢纽引入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后的客运站、线路、检修段(所)等设备的布局和运用方式进行研究。同时,紧密结合枢纽路网与城市交通,优化枢纽内客运站和线路上开行旅客列车的运营方案,分析了基于一定枢纽内列车开行方案下的枢纽能力协调程度量化方法,为枢纽设计方案比选、运营调整的决策提供思路。本文对铁路客运枢纽总体布局方式以及枢纽内主要枢纽设备的作业内容、对应布局原则进行归纳和总结,依照铁路枢纽能力结构依次列举适合计算以旅客列车运行为主的枢纽内各设备能力计算方法;分析了因客流波动产生不同类型旅客列车到发不均衡性,以及不均衡性对铁路枢纽内各种类设备能力可能产生的影响。木文运用协调理论对铁路客运枢纽内设备能力协调的涵义、种类和内容进行详细描述,对枢纽能力协调的基础——枢纽内客运站合理分工方案、列车运行径路建立数学模型,模型的建立将枢纽路网与城市交通衔接考虑在内,使枢纽内列车开行方案能减少旅客在城市内和路网上出行耗费。模型建立过程中,设计了以线路、车站能力等作为限制条件,以便判断枢纽是否能在能力允许范围内完成客运需求,继而找出枢纽能力薄弱环节;模型求解依据枢纽内客运列车作业特点设计了的分步精确求解算法。在优化枢纽运行组织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枢纽内列车开行方案的能力协调量化方法,对枢纽内各类设备规模、运用合理性做出判断,为未来枢纽规划建设、设备运用方案制定提供思路。最后,结合武汉枢纽远期规划及运量数据,运用文中优化、协调量化方法确定使得武汉枢纽能力协调的运输组织方案,证明了在远期内武汉枢纽能完成主要运输通道上、区域内客流输送需求,并根据协调量化值给出了一定的枢纽规划、运营调整建议。案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方法能对一定需求下枢纽设备运用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对今后大型城市内铁路客运组织提供理论支撑,为枢纽能力整体协调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了无机富勒烯结构二硫化钨(IF-WS2)纳米粒子和纳米管的发现和结构特点,详细介绍了IF-WS2纳米粒子和纳米管的化学气相反应、直接加热、模板法、化学气相输运等制备方
介绍了通信侦察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讨论了通信系统中天线、射频前端、接收机及信号处理终端等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技术,分析了通信信号侦察中信号的快速搜索、截获、调制识别和高
随着当今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也对教师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依据当今教育改革趋势,针对教师的教学风格进
目的:本文综合分析早期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灶个数、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部位、脉管内癌栓有无、肿瘤大小、大体类型、有无溃疡等因素。探讨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情
探讨消瘤止痛膏外用对原发性肝癌癌痛及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1)止痛研究。将8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使用消瘤止痛膏外敷、消炎痛及可待因口服。(2)抗癌研究。
Y两优900是利用广适性光温敏不育系Y58S为母本,籼粳交强优恢复系R900为父本选育的第四期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2013年在湖南创造了较大面积单产14.82 t/hm2的世界纪录。该组合
目的对1388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挖掘警戒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山东省2006年收集的1388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综合分
目的观察形觉剥夺性弱视动物模型应用左旋多巴(levodopa,LD)治疗后视皮质17区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的表达,探讨LD对形觉剥夺性弱视视觉功能恢复
诗歌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灵魂,是倾注着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诗歌作为文学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含蓄地运用意象,使诗人的主观情感能够生动地表达出来,并能巧妙地传达给读者。
本文主要介绍了机器人控制算法试验系统的研制。基于CAN总线的六维力传感器与机器人控制程序的实时、可靠的通讯是该试验系统建设的难点。制定完力传感通讯协议并测试可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