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多铁性材料是一类表现出两种或两种以上铁序的特殊材料,如铁电性、铁磁性和铁弹性等。其中磁电耦合效应源于铁电性和铁磁性有序参数之间的耦合,具备该效应的材料被称为磁电材料。绝大多数的单相磁电材料因较低的工作温度和磁电转换系数而难以实际应用。压电相和磁致伸缩相组成的磁电复合材料能够在室温下展现出较大的磁电耦合效应,有望开发性能优越的新型磁电传感器。其中层状磁电复合结构因克服了漏电流等问题,从而获得了最大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铁性材料是一类表现出两种或两种以上铁序的特殊材料,如铁电性、铁磁性和铁弹性等。其中磁电耦合效应源于铁电性和铁磁性有序参数之间的耦合,具备该效应的材料被称为磁电材料。绝大多数的单相磁电材料因较低的工作温度和磁电转换系数而难以实际应用。压电相和磁致伸缩相组成的磁电复合材料能够在室温下展现出较大的磁电耦合效应,有望开发性能优越的新型磁电传感器。其中层状磁电复合结构因克服了漏电流等问题,从而获得了最大的磁电转换系数,而柔性的聚偏氟乙烯(PVDF)基层状磁电复合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磁电耦合性能,还具有出色的柔韧性,为柔性磁场传感器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本文选用聚合物压电材料PVDF和磁致伸缩材料(非晶条带(Metglas)和镍(Ni))制备了柔性层状磁电复合材料,并对其磁电转换性能(磁电输出电压、磁电转换系数、共振频率、最佳偏置场)和磁传感特性(灵敏度、线性度、重复度、分辨率和检测极限)进行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搭建磁场检测系统,研究PVDF/Metglas双层磁电复合材料的磁性能、压电性能、磁电转换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样品的最佳偏置场为4.7 Oe,这与磁致伸缩相Metglas的压磁系数峰值对应的磁场一致。在弯曲共振模式下,样品的共振频率为7.9kHz,对应的磁电转换系数为146.623 V/cm Oe;在样品的平面振动模式下,样品的共振频率为37.6 kHz,对应的磁电转换系数为176.41 V/cm Oe。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磁电耦合性能。(2)为了评估PVDF/Metglas双层磁电复合材料在磁场传感器中的实际应用前景,我们研究了复合材料分别在交/直流磁场传感器、平面矢量传感器以及柔性磁传感器的磁传感性能,测量和分析了样品的灵敏度、线性度、重复度和分辨率。首先对样品在交/直流磁场下的磁传感特性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发现:样品对交/直流磁场的灵敏度分别为892.96 mV/Oe和157.6 mV/Oe,线性度分别为0.99965和0.99444,并且偏离度和重复性都表现良好。其次研究样品的平面矢量磁传感特性,实验结果显示:样品的输出电压与磁场角度θ之间呈现出较为完美的正弦函数曲线,并且当交流磁场强度分别为0.3 Oe和0.15 Oe时,输出电压与磁场角度θ之间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741和0.98854。最后探究柔性样品的磁电转换性能和磁传感特性的影响,从测量结果中可以发现:随着弯曲程度的增加,样品的磁电转换系数逐渐减小、共振频率逐渐增大,且在弯曲状态下样品仍然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和重复度、较低的检出限和分辨率。此外,我们还发现在外力作用下,弯曲样品具有一个微弱的自偏置效应。上述研究表明,PVDF/Metglas双层磁电复合材料是柔性面内矢量共振磁传感器的可行候选材料。(3)在第二部分的探究中,我们发现外加应力可以使弯曲样品产生自偏置效应,但自偏置磁电耦合效应较小。于是我们设计并制备了弧状Metglas/PVDF/Ni磁电复合材料,通过内置应力诱导样品产生自偏置效应,并且利用具备不同磁性的Metglas和Ni之间的功能梯度效应进一步增强样品的自偏置效应。然后我们将样品应用到交流磁场传感器并对其磁传感特性进行研究,实现了一个宽频率范围(5-25 kHz)测量。最后我们详细探究了样品在低频磁场下的磁传感特性,发现在交流磁场频率为40 Hz时,检出限可低至2 nT,分辨率更低至约1 nT。这些出色的磁传感特性表明所设计的自偏置Metglas/PVDF/Ni复合材料有望在生物磁传感领域得到应用。
其他文献
纤维的结构对纤维的性能起决定性作用,在力学、电学、光学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取向性纳米纤维在生物、医学、光电等研究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静电纺丝技术因制备的纤维具有透气性好、比表面积高、材料多样性、孔隙率大等优点,在电子科技、绿色环保、新能源、催化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得到的纳米发电机作为一种新型的能量采集转换装置,可以将日常生活环境中采集的各种能量转换为电能,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可
目的观察服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和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联合中药熏蒸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治疗作用、安全性,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RA的免疫机制,为临床治疗RA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定2018年08月~2019年03月在临沂市中医医院风湿免疫科治疗并符合要求的63例RA患者,随机划分为中西医组、中医组和西医
二次离子电池在我们的生活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锂离子电池,通过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和电动汽车供电,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健康、清洁。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对电池性能的需求不断增长。开发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满足这些需求和解决现有石墨负极存在的问题(如理论容量低和倍率性能差)提供了途径。除此之外,钾离子电池是锂离子电池在未来应用中可能的替代品,对于其负极材料的研究也吸引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兴趣
以过氧化锂(Li2O2)为放电产物的锂氧气电池因极高的理论能量密度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锂氧气电池的低能量效率、低循环寿命和低倍率性能等问题阻碍了其实际应用。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对锂氧气反应机制的深度探究是非常重要的。在此之前,锂氧气电池的大部分研究都是在液态电解质中进行的。然而,由于受强氧化性产物的亲核攻击,电解液的分解是不可避免的。此外,在碳基正极中,碳基材料被氧化发生的副反应导致锂氧气反
纳米纤维止血材料具有出色的多功能性和可设计性,因此在生物医学方面备受青睐,特别是在伤口敷料和止血方面。在众多制备纳米纤维的技术中,溶液喷射纺丝发展至今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是该技术已应用到各个领域并且受到了很多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第一章对溶液喷射纺丝技术的纺丝机理、装置发展、纺丝材料、近几年的突出应用及工业化前景与挑战进行简单总结,此外对纳米止血材料也进行了简要综述。本论文的主要工作是基于溶液喷
软磁薄膜具有高饱和磁化强度、高磁导率和低矫顽力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磁性器件,如磁传感器、磁阻随机存储器和电感磁芯等。磁性元器件也正朝着小型化、高频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以适应当今电子器件的发展趋势。因此,对可用于高频带的磁性薄膜(尤其是软磁薄膜)的磁导率和共振频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磁薄膜的磁化动力学,实际上是薄膜中磁矩、磁畴和畴壁的磁化动力特性。因此,薄膜中磁矩分布和磁畴结构对研究其高频微波磁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和便携式电子设备在市场上的飞速发展,人们对锂离子电池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以石墨为代表的嵌入脱出型电极材料凭借其良好的稳定性和低成本等优势主导了整个锂电池市场。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储能能力,人们对过渡金属化合物电极材料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这类材料容量可以达到非常高的值(700-1200 m Ah g-1),大约是商业化石墨的三倍,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储能材料。本论文以过渡金
四方结构的钨酸钙(CaWO4)晶体具有良好的力学、热学和光学性质,能够容许三价稀土离子占据晶格中Ca离子的位置,可用作Nd和Yb等稀土激活离子的基质材料。另外,CaWO4晶体还有着大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χ(3)),可产生高效率的受激Raman散射,是一种有应用价值的Raman晶体。因此,掺Yb钨酸钙(Yb:CaWO4)晶体是一种潜在的新型自Raman激光材料。本学位论文对Yb:CaWO4晶体的生长
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及其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了太阳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及电化学储能设备的发展。在众多电化学储能设备中,因具有高工作电压、无记忆效应、高能量密度和质量轻便等特点,锂离子电池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供电电源。然而,锂离子电池所用的高比容量负极材料大多存在导电性差以及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大等突出问题,极大地降低了其实际应用的价值。本论文针对上述高比容量负极材料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入性能稳
对二甲氨基苯乙烯基苯并噻唑(DMASBT)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非线性光学(NLO)晶体,具有潜在研究价值。DMASBT作为一种单分子晶体,相比于具有复杂阴阳离子层结构的离子晶体,其相邻的分子层的生色团具有特殊的排列,可以有效地抑制生色团之间偶极-偶极耦合,提高极化效率,从而其NLO性能相比于一般晶体比较优异。该晶体表现出较高的二次谐波产生效率,为标准KDP的9.8倍。本工作主要合成了DMASBT的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