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偏心受压方柱组装式钢托换节点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l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成为建筑物技术领域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对旧有建筑物的移位改造工程以及对古建筑的文化保护越来越重要。而托换技术作为移位改造工程的关键技术,其重要性也愈加显著。在建筑物移位改造的研究中,目前关于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托换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较多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针对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托换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课题组对轴心受压柱组装式钢托换节点进行了许多研究,试验研究表明托换节点的破坏为托换钢梁与混凝土柱之间接触面的滑移,工程运用中接触面摩擦系数设计值取为0.5,承载力取为极限承载力的80%。但在以往的试验及工程应用中常出现单侧滑移较大的现象,推测为柱实际为偏心受力的原因,且实际工程中真正意义上的轴心受压的混凝土柱很少,小偏心受压才是钢筋混凝土柱最为常见的受力形式。因此,对小偏心状态下的托换节点进行试验研究,探究偏心距对托换效果的影响,找出偏心距对托换节点承载力的影响规律及承载力计算方法,以避免由于理论计算与实际受力偏差过大而导致托换过程中出现问题,对于工程运用来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本文在前课题组的组装式钢托换节点轴心受力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以下试验研究:1.对混凝土偏心受压方柱,根据多种不同偏心距试验所得数据得出偏心受压时接触面摩擦系数的调整系数,推导出偏心受压柱钢托换节点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及参数;2.根据节点偏心距与托换钢梁放置方向的不同,将托换钢梁放置方向分为两种,沿偏心距方向平行放置和相对于偏心距方向垂直放置,研究不同偏心距时偏心方向对托换承载力的影响,并给出托换钢梁的最佳布置方向;3.探究试验过程中偏心受压托换节点与轴心受压托换节点在破坏形态上的差异,可以得出偏心受压时的破坏形态在偏心距较小时均为双侧破坏或双边破坏,在偏心距较大时均为单侧破坏或单边破坏。最后对本次试验进行了总结,发现了本次试验中的不足之处,并引发了新的思考,为之后的托换工程提出参考建议。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国家和各省市都提出了建筑装配化要求,为装配式建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力推动绿色建筑实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使得三板(楼板、外墙板、内墙板)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在各类装配式墙板层出不穷的前提下,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和解决,因此研究集节能环保于一身的新型复合夹芯板,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试验的方式对一种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但资源的消耗速度是十分巨大的。统计显示,我国建筑业能源消耗在全生产消耗量占比三分之一,新建建筑中节能建筑较少,且节能建筑合格率较低,建筑实际能源消耗的数值也远高于西方国家水平。这种粗放式的发展会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能源危机等问题发生。为了实现环境、资源和能源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全国各地都增强了绿色建筑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力度,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时期,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是建筑行业普遍关注的要点。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以其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少、对劳动力依赖低等优点,受到政府的推崇和开发商的青睐。整体卫浴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和部品部件,对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以及我国建筑业的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对装配式建筑的研究较多,主要是集中在施工技术、增量成本、全寿命周期等
2015年以来,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在我国普遍展开。其在推动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同时,也饱受“简单套用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对村庄原有的区位、经济、资源等问题缺乏研究”的诟病,急需对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进行完善改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改变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引起了村民出行变化。因此,可以从村民出行变化的视角来探讨新型农村社区完善与改进的问题。本文以山东某县近4年建成的5个新型农村社区为研究对象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相继出现的各种环境污染及能源短缺问题使人们逐渐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而各类建筑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及娱乐的重要场所,其能耗问题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我国能源消耗中有20%以上是建筑能耗,其中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是其他建筑单位面积能耗的2-4倍左右,而在公共建筑能耗中,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约占其总能耗40%以上。因此,降低暖通空调系统能耗对于降低公共建筑能耗以及我国能源
在多、高层结构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由于平面布置灵活、较好的整体性被广泛使用,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绿色、环保、节能等概念在建筑业中备受推崇,建筑工业化也因此成为了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梁柱节点一般采用湿连接现场浇筑节点混凝土,梁柱的连接在设计上等同于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梁柱刚接节点。但现场浇筑施焊作业量大,施工效率低,工人施工经验及培训不足,现场施工质量很难得
采煤塌陷区是因地下煤炭开采而引发的地表沉降及塌陷形成的区域。塌陷区的形成不仅造成区域内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土地失去耕种能力等问题,还严重制约城市建设及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塌陷区,使之发挥良好的生态景观效益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一条途径。塌陷区治理有多种方式,主要有土地复垦、建设再利用、景观重构等,其中生态景观规划建设作为集多种治理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以其良好的适应性及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随着我国对节能减排政策的不断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逐步扩大。污水作为建筑供暖空调的理想低温冷热源,节能环保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然而,污水的成分复杂,且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各有不同,在其利用过程中导致换热设备的结垢、热泵性能降低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研究换热面上污垢沉积特性,主要包括影响污垢沉积特性的因素及换热面上污垢沉积机理等内容的研究。对于换热面上污垢沉积的研究,前学者多以
活性粉末混凝土(简称为RPC)是一种新型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以及高延性的特点。在设计活性粉末混凝土试件的配筋时,需要配置更高强度的钢筋进行匹配,以便充分发挥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的性能。HRB500级钢筋不仅具有高强度,同时具备较好的延性性能,将其与活性粉末混凝土配合,形成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目前,对HRB500级高强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梁性能的研究主要采用试验方法,但试验方法周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在积极探索发展不同结构形式的装配式建筑,实现传统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尝试着通过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去库存”来缓解我国钢产能过剩的问题。随着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推广和应用,施工面积的不断增加,各类质量问题也逐年显现,影响了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装配式钢框架结构建筑为研究对象,结合BIM与精益生产方法,对施工质量管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某公司的装配式钢框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