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 DLS)的短期随访影像学和功能结果,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门诊或电话预约等形式,对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2008年2月至2011年3月进行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的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符合纳入标准且有完整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的22例患者进行随访研究。采用JOA下腰痛评分和JOA改善率评分对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进行评定。应用统计学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本组病例JOA改善率与年龄、病程、病变节段、腰椎稳定性、小关节趋向性以及小关节对称性的相关性;应用配对t检验,对本组病例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病变椎体滑移率、患椎下位椎间隙高度比以及上位椎间隙高度比进行统计学分析;以统计学Spearman分析判断JOA改善率与椎体融合率的相关性。结果:JOA下腰痛评分术前平均为12.95分(8~18分),术后平均为24.91分(22~27分);JOA评分改善率平均为75.06%,JOA评分改善率评定:优13例,良9例,中0例,差0例,优良率为100%;VAS疼痛指数术前平均为8.27(7~10),术后平均为2.18(0~4),VAS疼痛指数术前与术后明显改善,其中4例患者疼痛消失。依照Lenke融合标准,腰椎融合A级12例,占54.55%;B级8例,占36.36%;C级2例,占9.09%;D级0例,优良率为90.91%。病程、腰椎稳定性、小关节趋向呈矢状位和小关节不对称对末次随访手术疗效有影响,P值均小于0.05。短期随访椎体滑移率得到适当地纠正并维持了较好复位;患椎下位椎间隙高度得到纠正;上位椎间隙高度得到纠正,腰椎融合术后未发现临近节段椎间盘退变;JOA改善率与椎体间融合率没有相关性。结论:应用椎弓根内固定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可提供脊柱的即刻稳定性,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功能状况,使影像学表现趋于正常生理形态,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方式,并对病变节段上下位力学结构的恢复有意义;椎间融合与临床疗效没有相关性;病程、节段稳定性、小关节趋向性和对称性对末次随访手术疗效的评价有意义,术前对其准确的分析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