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洞室围岩与支护结构联合地震动响应数值模拟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ji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水电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在水能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规划和兴建了众多大型水电站,受高山峡谷地形的限制,电站发电厂房只能采用地下厂房形式,进而形成了大量的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同时这些大型水电站集中的西南地区是我国的地震高烈度带,一旦发生较大震级的地震,势必会给这些地下洞室群的安全稳定带来严重威胁。地下洞室群的抗震稳定情况与水电站正常运行和人员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为此受到广泛关注,研究意义重大。但是,目前对于地下洞室地震响应问题仍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因此,研究水电站地下洞室围岩与支护结构联合地震响应分析方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利于为实际工程提供智力支持。本文围绕水电站地下洞室围岩与支护结构联合地震响应分析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的研究和探讨,具体内容如下:(1)研究了地下洞室三维动力有限元基本分析方法,并初步开发了相应的地下洞室动力有限元计算程序。采用局部阻尼形式考虑阻尼影响,建立了综合考虑率相关、塑性变形、疲劳损伤三种动力特性影响的岩石类材料三维弹塑性本构关系,基于粘弹性、自由场人工边界理论和地下洞室地震波动场的分布特征来处理计算模型的边界,采用滤波、基线校正以及幅值折减多种手段对实测地震波进行前处理,并以位移和速度形式来完成地震波的输入,最后采用变步长的显式中心差分法求解系统运动方程。通过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与振动台试验结果对比、基于工程实例的本文程序动力计算成果与成熟商业软件Flac3d动力计算成果对比两种方法,验证了动力计算程序的正确性。(2)研究了全长粘结式锚杆与围岩的相互作用机理,建立了粘结式锚杆的复杂锚固单元以及同时考虑锚杆物理加固和力学约束效应的力学分析模型。针对锚杆的物理加固效应,采用计算锚杆单元附加刚度矩阵、提高加锚复合岩体力学参数两种方法分别在隐式、显示有限元求解中模拟锚杆的刚度加固;针对锚杆的力学约束效应,基于锚杆中性点理论,推导了锚固体单元在复杂破坏情况下的荷载传递基本微分方程,将方程求解获得的锚固体轴向剪应力作为支护反力作用于岩体,来反映锚杆的力学约束效应。综合形成了锚杆支护计算方法,将锚杆算法程序实现并嵌入到初步开发的动力计算程序中,从并行计算、锚杆分段优化以及锚杆受力多时步间隔求解三个方面对锚杆算法进行高效优化,形成了基于动力显式有限元的围岩与锚杆相互作用高效分析方法。通过锚杆拉拔试验数值仿真、地下洞室静力开挖、动力响应计算三个算例验证了锚杆动力高效分析方法的合理有效性。(3)建立了地下洞室围岩与衬砌动力联合作用分析模型。通过查阅节理剪切试验资料,总结出接触面“磨损”、“剪断”两种剪切破坏形态,并提出了考虑粘结特性和不同剪切破坏机制的接触面峰值抗剪强度公式;针对地震作用下接触面抗剪性能的震动劣化特性,推导了接触面震动劣化系数的数学表达式;综合形成了地震作用下围岩与衬砌接触面考虑界面粘结特性、剪切破坏机制以及地震动态劣化效应的复杂抗剪强度公式。同时,基于地震作用下地下洞室围岩与衬砌接触面的接触特点,提出了考虑界面复杂抗剪强度的接触面动力算法。将接触面复杂抗剪强度公式与接触面动力算法耦合,建立了围岩与衬砌结构动力联合作用分析模型,将该模型程序实现并嵌入初步开发的动力计算程序中,形成了地下洞室围岩与衬砌结构动力联合承载分析方法。以映秀湾水电站地下厂房为工程实例,对地震作用下地下厂房衬砌结构的震损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数值分析与震后调查的成果对比,验证了本文围岩与衬砌动力联合承载分析方法的合理有效性。(4)将提出的锚杆、衬砌支护动力分析方法和地下洞室三维动力有限元基本分析方法相结合,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地下洞室围岩与支护结构联合地震动响应数值分析方法,通过程序耦合集成,构建了相应的数值分析平台。针对地震作用下地下洞室围岩稳定评价问题,提出了基于洞室监测点相对位移动力影响系数、围岩单元损伤系数的洞室围岩局部稳定评判指标;同时基于拟静力法和拉剪强度同步折减原理,提出了地震作用下地下洞室群整体相对稳定评判的安全系数法。计算分析了洞室围岩抗震支护效果对锚杆、衬砌支护参数变化的敏感性,成果表明锚杆的支护效果要好于衬砌,地震作用下锚杆、衬砌均存在合理支护参数,基于此探讨了地下洞室围岩抗震支护的优化设计;其次计算分析了“固结灌浆加固围岩”、“柔性垫层”两种措施对衬砌结构的减震效果,提出了围岩加固、厂房下部衬砌采用柔性垫层的地下厂房衬砌结构减震理念。(5)将构建的地下洞室围岩与支护结构联合地震动响应数值分析平台运用于黄登水电站地下洞室群工程实例地震时程计算,分析了地下洞室围岩与支护结构的地震响应特性,并评价了地下洞室群围岩的抗震稳定性。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黄登地下洞室群的整体稳定性从定性角度而言,相对较好,但局部区域围岩破坏程度较大,可能发生局部失稳,需重点关注。地震过程中,不同部位的锚杆受力情况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循环波动、震荡增长、累积增长;地震完成后,地下厂房洞室锚杆仅有少数锚杆应力达到屈服极限,其他部位锚杆应力量值较小,具有较大的安全裕度。采用关键点相对位移动力影响系数和单元损伤系数两种方法对洞周围岩的局部稳定性进行评判,获得的围岩局部松动失稳情况基本一致,且与围岩破坏区、位移地震响应特性相吻合,验证了两种评判指标的可行性;采用拉剪强度同步折减的原理,计算了开挖、地震两种工况下地下洞室整体安全系数,通过两个工况下安全系数的对比,说明了地震作用对地下洞室群整体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表征了地震作用下地下洞室群的整体安全裕度。
其他文献
功能材料是具有各种不同功能和用途的材料。随着科学技术深入各个领域,新的功能材料正在迅速涌现,以满足广泛的应用需求。荧光和吸附分离是功能材料的两种重要的应用方向,在生物医用和能源环境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消耗,纤维素和甲壳素等可再生资源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其研究、开发和利用已成为热点。它们具有储量丰富、化学惰性、安全无毒、生物相容和生物降解等特点,是构筑荧光生物功能材料和
近三十年来,介孔材料因其可调控的孔径、极大的比表面积和均匀的孔隙等结构特点在吸附分离、催化反应、低介电材料等方面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制备方面,采用不同的模板剂和合成方案可以合成一系列孔结构和孔径不同的介孔材料。在表征方面,常见的用以表征多孔材料孔结构的方法主要有小角X射线散射(SAXS)、气体吸附/脱附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这三种方法各有利弊,相互补充,但提供的孔结构的信息不
新型光电器件和阻变随机存储器的研究是目前功能材料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铁电材料具有的铁电光伏与电致阻变效应的发现拓展了其物理内涵与应用领域,而其内禀的铁电极化可有效调控光伏和电致阻变效应及其耦合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采用sol-gel法制备了多种铁电薄膜及其异质结,探究了铁电薄膜多层异质结、元素掺杂和结构优化等对薄膜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铁电薄膜的光伏性能、电致阻变与铁电极化的关系,利用
随着纳米医学的发展,无机纳米材料促进了材料、化学、医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从而为医学诊断、治疗等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无机纳米材料独特的光学性质使得其在成像检测与生化分析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能;其独特的结构性质及表面特性,比如说多孔性和可修饰性,使得其在药物运输与疾病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基于无机纳米材料的生化分析与疾病治疗为疾病诊疗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道路。但是,无机纳米
交通作为人类生活中最常用、最普遍,也是最复杂、最具挑战性的内容之一,从古到今,一直在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发生着变化。面对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发展趋势,传统的交通技术和手段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智能交通系统是交通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交通事业的一场革命。交通控制与诱导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的热门核心课题,而实现交通控制与诱导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实时准确的短时交通流预测,即如何有效地
随着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增加和对地下空间利用加大,地下工程建设逐渐往深部岩体扩展。在采用钻爆法开挖深部岩体时,由于岩体受到高地应力的作用,使得深部岩体在爆炸荷载作用下损伤演化机理与无地应力作用下的岩体损伤演化机理发生不同。研究深埋隧洞岩石爆破破碎演化机制与钻爆优化设计,有助于深入理解深部岩体的开挖破碎过程,同时钻爆优化设计可以使得深部岩体爆破开挖顺利进行,使得钻爆法更好的应用于深部岩体工程建设。目前对
水工混凝土材料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深刻认识水工混凝土的力学行为及工程特性,对于高混凝土坝真实工作性态分析及其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混凝土结构变形、损伤和断裂等非线性力学特性与其细观尺度材料组成的强非均匀性(即骨料、浆体、界面过渡区和缺陷等组成的多相复合结构)密不可分。相比于传统试验手段,细观力学分析方法在开展混凝土材料复杂工程力学特性的预测,揭示全级配混凝土与湿筛试件之间的
行程时间预测对用户提前获取交通状态,并根据交通状态提前规划,提高出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深度学习理论在图像分类、语音识别、机器翻译以及文本理解等方面的成功应用,为深度学习理论在交通领域内的推广成为了可能,为浮动车轨迹数据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实现行程时间预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因此,本文在解决数据缺失情况下路段行程时间估计问题的基础上,从浮动车轨迹大数据中提取交通特征,基于TensorFlow平台
近年来,随着我国沿海以及中西部地区高土石坝的大力兴建,对堆石料宏观力学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加之堆石料具有离散性、破碎性、剪胀性和各向异性等特征,现有设计理论和本构模型无法满足实际工程需要。针对堆石坝体变形的破坏机理,本文试图从堆石料颗粒在剪切过程中颗粒破碎、颗粒形状、颗粒平动、颗粒转动,以及接触本构等微观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建立堆石料宏观力学行为与微观力学特性之间的联系,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
随着水电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推进,我国相继建设了一批大型水电工程,同时,为缓解供需矛盾、整合区域资源,逐步兴建了一批大规模、长距离调水工程,为此,形成了为数众多的地下水工隧洞结构。水工隧洞的建设面临着复杂结构形态、复杂作用机制、复杂赋存环境等各种挑战,特别地,在地震频发的背景下,水工隧洞的抗震特性也成为关乎工程结构安全稳定的重要内容,成为限制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的阻力。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