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喷镀镍-磷-氮化硼复合镀层工艺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x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镀是改善基体金属表面质量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电喷镀技术作为在传统电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面电沉积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沉积速度,且制备的镀层表面质量良好。有着"白色石墨"之称的BN,其抗氧化性、化学稳定性、自润滑性较好,采用纳米BN(h)颗粒与金属共沉积的方法制得的Ni-P-BN(h)复合镀层,整体上具有优于普通Ni-P合金镀层更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在自行研制的数控电喷镀装置上制备Ni-P-BN(h)复合镀层,分析工艺参数的影响规律,并对镀层性能进行检测,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和BN(h)颗粒浓度的确定。开展单因素试验,通过不同表面活性剂制得的复合镀层的Zeta电位、BN(h)颗粒悬浮稳定性及表面形貌检测,得出表面活性剂应选择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通过不同BN(h)颗粒浓度下制得的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显微硬度及表面粗糙度比较,得出BN(h)颗粒浓度应为10g/L。(2)电喷镀Ni-P-BN(h)复合镀层的计算机仿真研究。采用ANSYS软件和FLUENT软件对加工区域的电场和流场进行二维仿真分析,得出采用不对称的单边刃口型喷嘴可得到均匀镀层,且选择了合适的镀液流速,为电喷镀试验做准备。(3)电喷镀Ni-P-BN(h)复合镀层的工艺试验研究。采用JMP定制设计器进行试验设计及数据回归分析,研究电压、镀液温度、两极相对间隙、两极相对运动速度对复合镀层沉积速度、显微硬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将各响应与电喷镀Ni-P合金镀层进行比较。利用期望函数法进行多响应优化,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电压16V,镀液温度63℃,相对间隙1.3mm,两极相对运动速度135mm/min;此工艺条件下测得镀层的平均沉积速度为49.27μm/min,显微硬度为673.19Hv,表面粗糙度为0.216μm。(4)电喷镀Ni-P-BN(h)复合镀层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采用摩擦系数测定、磨损量计算及磨痕表面形貌检测,得出Ni-P-BN(h)复合镀层具有高于Ni-P合金镀层、远高于45钢的耐磨性,并探究了磨损机制。(5)电喷镀Ni-P-BN(h)复合镀层的耐腐蚀性能研究。采用动电位扫描测定极化曲线的方法及腐蚀后表面形貌的检测,计算镀层在质量分数3.5%的NaCl溶液中的腐蚀电位和腐蚀电流,得出Ni-P-BN(h)复合镀层具有高于Ni-P合金镀层的优良耐蚀性,并分析了腐蚀机理。
其他文献
对于电器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而言,PLC技术是现阶段应用的重要技术之一,能够大幅度提升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水平,应用价值显著.PLC技术是控制技术集成的结果,经过长时间的改
对电力工程项目来讲,安全与质量是两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在实际的工作中,就需要做好安全与质量的管控工作.对安全管理,可以通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加强安全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是在沈阳机床集团VTM100100立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设计的基础上,对整机进行数字化设计仿真及动力学仿真,得出实际可行的机床设计方案。 根据VTM100100型立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发展,大地电磁法已经成为地球物理勘探中的重要分支。对大地电磁理论的研究,已经从最初的一维正反演计算到如今的三维模型研究,二、三维正反演计算也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自动化技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对于供配电系统来说,强化了其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本文对供配电系统的构成,自动化技术的作用等作出了进一步
本文对冕宁县后山滑石矿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工作,利用大量的样品分析结合野外地质资料,对冕宁县后山滑石矿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资源潜力进行了分析,并估算了滑石矿的资源量。矿
近日,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应对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