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地区小流域景观格局及其尺度效应分析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ui4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小流域为基本单位的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地区的有效的治理方式。通过对小流域综合治理,可以达到景观格局的合理配置、生态系统的稳定、小流域的健康发展。同时,通过研究景观格局的配置能够反映流域治理的程度。本文在RS和GIS的支持下,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羊圈沟、纸坊沟和燕沟三个小流域的景观格局特征及景观指数的空间异质性,对小流域景观格局进行了综合的评价,归纳起来,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几项探索:(1)根据黄土丘陵羊圈沟、纸坊沟和燕沟三个小流域的实际情况,搜集参考文献,对小流域进行了土地覆盖分类,为景观格局分析奠定了基础。(2)选用2009年ALOS卫星影像,通过重采样来不断改变景观制图的精度而使粒度逐渐粗化,同时,利用FRAGSTATS软件对小流域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揭示景观指数的粒度变化效应。结果表明:羊圈沟、纸坊沟和燕沟已经形成了以林地、灌丛和草地为主的景观格局特征。同时发现,景观格局的定量分析对所采用的粒度大小有很强的依赖性。(3)通过2007年的SPOT融合后5m分辨率影像、ALOS卫星10m分辨率影像、P6卫星的25m分辨率影像、TM卫星30m分辨率影像和P6卫星的50m分辨率影像,根据数据源分辨率的变化,利用FRAGSTATS软件对小流域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分辨率的降低,羊圈沟、纸坊沟和燕沟流域景观类型发生改变,也就是说空间分辨率对景观格局的空间结构具有重要影响,25m分辨率是观察羊圈沟、纸坊沟和燕沟流域比较适合的尺度。同时发现,利用不同的数据源进行景观格局分析更能体现羊圈沟、纸坊沟和燕沟流域的景观特征。(4)采用2007年SPOT融合后5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通过GIS的地统计分析模块模拟不同幅度下边密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聚集度指数的半变异函数模型发现:不同尺度下边密度、多样性指数和聚集度指数的空间变异具有相似的特征,各个尺度上都有空间依赖性;不同指数的变异函数模型在相同尺度上差异显著。
其他文献
本文以遥感技术为主要手段,对徐州市沛北矿区进行景观格局多尺度效应研究,分析了景观格局演变与煤炭开采的协同关系,以耕地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煤炭开采力度与耕地破坏的关系
一、地位与作用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是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中。第一节的重点是有丝分裂,而在此之前要解决疑问: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长大,而要通过分裂的方式发育为成体?本实验就是通过模拟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之一是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起了引入和铺垫的作用。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模拟的方法也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  二
期刊
目前,数字化矿山发展还停留在只能静态的显示地质结构、矿体形状、巷道工程的阶段,尽管在矿山生产作业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这仅仅能反映某一时刻信息。随着矿山生产需求愈
水汽在天气系统能量传输中至关重要,所以水汽的实时监测对研究灾害性天气形成机理和预报有重要价值。局域CORS网因其实时观测、高精度、高分辨率及耗费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