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解构·重构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歌词入史问题研究

来源 :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t32213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新诗有密切关系的现当代歌词,作为一种综合性的音乐文学艺术,其在附属于歌曲的音乐价值外,也具有独立的文学价值。尤其是八十年代以来的摇滚、民谣歌词具有很高的文学性,流行歌词的文学性也在提升。新世纪以来,文学界对歌词的研究逐渐增多,一些文学作品选、诗歌选也将歌词收入其中。但是作为正典的文学史,除了极少数个例外,都选择了无视。现当代歌词与新诗是中国现当代诗歌的两脉,现当代歌词也进入文学史才能完整地呈现中国现当代诗歌的面貌。为此,本文从建构的角度切入,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歌词入史现状的由来进行溯源,并对所建立的一系列规范进行剖析、解构,论证现当代歌词进入文学史的合理性,提出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对歌词的书写的设想。论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章从建构角度切入,解析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对歌词的排斥的缘起,从现代文学观和文学史的建立、文学史的政治性建构,以及文学史经典形成的文学史书写规范几个方面来论述现当代文学史的歌词入史现状形成的历程。第二章从解构角度切入,着眼于将歌词排斥在文学史之外的各种因素,从文学史经典的话语霸权压抑、西方学科分类体系和文学观念在中国的话语殖民、文学范畴的变化、文学史的叙述性几个方面剖析现当代文学史排斥歌词的书写范式背后的一系列问题。第三章在重构的角度下,分析现当代歌词与新诗的历史和文体差异,提出建立新诗与歌词二分的中国现当代诗歌体系,提出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对歌词的书写。并总结历史上重构的经验,以词曲地位的变迁为参照展望歌词的未来。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歌词存在一个从文学被划到音乐,再到在文学边缘徘徊的历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排斥歌词的书写范式也并非从来如此,而是存在一个建构的历程,在范式之外也存在少量明确纳入歌词的个例。被划出文学范畴的现当代歌词,其实应当被划归文学,进入文学史。最后,本文尝试确定现当代歌词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位置,提出重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对歌词的书写,期望抛砖引玉,为现当代歌词进入文学史推波助澜,从而推动对歌词的研究,促进歌词创作水平的提升,引起对诗歌历史和新诗发展方向的重新思考与评价。本文也意在以歌词为例说明:文学生态日新月异,多元发展,文学理论与日俱新,文学史的写作也应当跟上变革的步伐。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在2021年的两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提出:“未来的美育不再是软任务,而是硬指标”。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从中足以看出,国家对美育的重视程度,而体育舞蹈就是美育中一种非常好的表现形式和锻炼方式。体育舞蹈被列为2019年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首次进入全国综合运动会。由于二青会积极的社会效应,
学位
学位
学位
据2018年国家发布的资料显示,全世界毒品吸食者超过2.75亿,而我国吸毒人员约占我国总人口的0.18%。毒品对人的危害巨大,一方面会损坏人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还会对吸毒人员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强制戒毒人员的复吸率居高不下,成为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现阶段已进入体医结合的大健康时代,运动处方成为毒品成瘾治疗的常用手段。2018年体育科学学会与司法部在运动干预戒毒方面展开战略合作,从国家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