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f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社会急剧变化,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思考“人的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问题,这既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梦想,也是当前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场,采用史论结合的方法,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进行梳理分析,阐明二者的内涵,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关联性,得出了在“构建和谐社会”时代背景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为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指导。第一章:论述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产生及马克思主义者对此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并从个人需求的多方面发展,人的个性的不断丰富,人的能力、社会关系以及与自然关系的全面发展诸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第二章:论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人的全面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也对当前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的社会问题,从人的道德滑坡、社会保障不健全、人的个性扭曲以及人与自然的对立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剖析。第三章: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为切入点,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关联性。指明人的全面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确立具体目标、提供动力源泉和价值归宿,指导推动着和谐社会构建的伟大实践。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和现实解决途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完善民主政治制度、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全面推进民生改善、创建和谐生态关系,五位一体的和谐社会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二者双向互动,共同提高。
其他文献
针对合作意识在当前大学生中较为淡薄以及教育工作者对此也比较忽视的现状,运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论述了合作的概念,并从大学生个体发展及其与团体关系的两个方面分析了培养
<正>日前,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甘肃省2019年第2批工业产品质量省级监督抽查结果通报",其中抽检50批次贵金属首饰及制品,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近两成。周大生、中国
陈染在《私人生活》中通过女性与"个人"间的合谋以向内转的姿态为女性话语建构开拓了一个新的空间,只有寻得女性私人空间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结合部使女性与"个人"合谋的叙述获
人类自从学会盖房子以来,已有近万年的历史了.建筑发展的总趋势,似可概括为从地下到地面,从地面到空中,又从空中回到地面,甚至再次钻入地下.
<正> 医学的起源,是个既古老却又诱人的课题。史料缺乏或无史可考是共同的感受。有人提到历史研究要把社会心理确认为社会存在的一种方式,考察人们在日常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
证明力关乎电子证据的证明价值,是运用电子证据解决民事纠纷的关键因素。从电子证据证明力的涵义的分析入手,对电子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作了辨析,并对我国法学界关于电子
<正>目的探讨肌阵挛性肌张力障碍综合征的病因学、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通过2例肌阵挛性肌张力障碍综合征患者的病因学、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对治疗的反应进行总结和讨论结
会议
批判理论是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这一重要内容在国内学界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霍克海默以捍卫马克思主义遗产的姿态,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积极搭建电商销售平台,重庆市涪陵区的“互联网+榨菜产业”的雏形已基本形成,促进了榨菜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说起涪陵,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榨菜。作为重庆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