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在血液接触和光催化领域的应用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zheng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作为一种优异的二维碳材料,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导电、导热、机械性能等,是21世纪最受瞩目、最具应用前景的新材料。石墨烯复合材料是将石墨烯与其它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在保留其中各组分各自性能的基础上,通过各组分间的协同作用产生新的综合性能。本论文旨在探讨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血液接触和光催化领域的应用。  本文通过改良的Hummers法来制备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得到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水分散液。然后通过FI-TI、Raman、AFM等方法对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及宏观、微观形态进行了一系列表征。并分别通过化学共价修饰以及物理吸附的方法,制备了两种石墨烯复合材料。  通过化学修饰法制备的功能化石墨烯膜材料被用于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将 L-半胱氨酸通过化学修饰的方法固定在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表面,将复合材料通过抽滤法沉积成薄膜。所得的功能化石墨烯膜材料兼具石墨烯优异的机械性能与生物相容性,同时具有L-半胱氨酸的生物学特性。机械性能保证了材料的强度与使用寿命;材料表面的L-半胱氨酸可催化血液环境中的内源性一氧化氮(NO)供体缓释 NO,进而有效抑制材料表面血小板的激活和粘附,减少血栓的形成。使其成为一种在血液接触领域有较大应用前景的新材料。  通过物理吸附法将氧化石墨烯与羟基磷酸铜(Cu2(OH)PO4)进行反应,复合材料可用于光催化方面的研究。由于石墨烯具有极高的电子迁移率,可以有效地提高羟基磷酸铜这种近红外光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有效提高水体中污染物2,4-二氯苯酚的降解效率。通过调整石墨烯与羟基磷酸铜的掺杂比,亦可以改变其催化效果。因此,研究石墨烯与羟基磷酸铜复合物的制备及催化效果,对于提高光催化剂的效率,研究其在环保节能领域的应用有较大的意义。  本实验中,我们通过研究这两种基于石墨烯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在血液接触材料和光催化领域的应用,探索了石墨烯材料更广阔的应用价值,为后续的深入研究以及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CPCs)是高分子材料功能化的一个重要课题。CPCs是将一种或几种导电填料与一种或几种高分子基体复合制备而成。CPCs塑性好,易于规模化成型加工,成本较低且
随着网上教育的广泛应用,基于网络的虚拟实验的研究逐渐被人们关注。虚拟实验是现代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本文通过对虚拟现实、虚拟
采用机械搅拌法及钟罩浸块铸造法(制取预制块后压块浸渗的两步方法)分别制备了CNTs/AZ31镁基复合材料,对其铸态组织及力学性能分别进行了观察及测试,且对采用钟罩浸块法制备
碳羟基磷灰石(以下简称为CHAp)作为一种功能生物材料,继承了羟基磷灰石(以下简称为HA)所具有的大部分优秀特性,在生物化学、生物医药、环境工程、化工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双吊钩装置的控制软件在CoDeSys环境下完成,软件框架设计贯穿整个开发流程,软件功能模块相对独立,在逻辑运算过程中调用方便,有利于软件的移植.双吊钩同步控制是采集左右卷扬
In2O3作为一种功能材料,由于具有优越的光学、电学和气敏等特性而倍受关注。本论文采用了温和、简单的水热法和液-固相法先合成了前驱体In2S3,再将所制前驱体In2S3原位氧化为
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材料具有禁带宽、可见光谱区光透射率高和电阻率低等共同的光电特性,广泛地应用于平面显示器件、太阳能电池、反射热镜、气体敏感器件、特殊功能窗口涂层及其他光电子、微电子、真空电子器件等领域。目前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主要包括In2O3、SnO2、ZnO、CdO及其掺杂体系。前人的实验发现,在In2O3薄膜中掺入Mo后,薄膜的电阻率会急剧下降。由于掺杂的Mo以Mo6+离子代替In2
一、2019年交通运输工作取得重大突破rn(一)深化交通运输体制改革取得重要突破,建立起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省市县三级机构改革把地方铁路、机场、轨道交通、城市地铁的规划建设
期刊
导电高分子复合材料(CPCs)是指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体,与各种导电物质(如碳系导电填料,金属,金属氧化物等),经填充复合制备而成的一类具有导电功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由于CPCs成本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