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兴的思维开发工具,可以拓展大脑的无限想象能力,利用放射性网络结构增加知识的涵盖量,同时构建出知识点间联系以强化记忆和理解,思维导图将大脑的思考模式运用到学习和思考中,由此掀起的一股头脑风暴在教育界风行。实际教学中发现多数学生对于综合知识的掌握较差,不会建立知识点之间的纵向联系,学习中遇到综合题往往束手无策。将思维导图引入日常教学,尝试通过思维导图教学弥补学生在综合知识理解方面的不足,设置实验考量学生的综合分析、知识构建等方面的能力提升情况,以此来评价思维导图的教学意义。并对学生分层次抽样比较,分析思维导图对不同学习能力学生促进作用的区别,以及通过课型比较分析出更适合实施思维导图教学的课型。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的意义、现状和目的;第二章阐述了思维导图教学的理论依据。论述了思维导图的内容研究,分别从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方面进行思维导图教学的理论研究,并对国内外思维导图教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第三章重点进行教材知识点纵向联系的分析,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2011年7月第七版模块一的这本生物书为依托,探讨了模块一章节之间的纵向联系以及模块一与其他模块之间的纵向联系;第四章是教学实践研究,运用测验法、调查法、个案分析法进行实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思维导图对学生学习状态和创造力的影响。设置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对比教学,研究思维导图在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和试卷讲评课这四种不同课型中的应用模式,分析出不同课型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的方法以及效果。通过前后测实验,对实验班与对照班之间的教学效果进行横向比较并且对班级自身前后的学习效果进行纵向比较,通过对实验结果数据的统计分析,了解思维导图对学生能力提升的帮助情况。通过访谈法对一名学生进行追踪访谈,了解其使用思维导图前后学习状态的不同;第五章是结论及教学建议。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学年的思维导图实践研究,得出如下研究结论: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分析综合知识点之间的关联,理清综合题目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增强对于综合知识的理解力。通过实验数据体现出思维导图对于中等生学习能力的帮助较优等生和学困生要明显。进行思维导图教学之后,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提高,尤其是想象力的提高最为明显。在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和试卷讲评课这四种课型中运用思维导图教学,课堂达成率都较对照班有所提高,都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