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经学格局与文学流变的互动关系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y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朝经学与文学是中国经学与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战乱使得典籍留存较少,但并不能忽视其价值与地位。本文从原始资料着手,立足于北朝自十六国至隋朝的经学层级,尤其是五经内部地位的变动来观照文学发展的流变情况。论文的第一章简要追溯北朝之前各朝代经学的内部地位的变动(以每个朝代经典的数量,按照《易》《书》《诗》《礼》《乐》《春秋》《孝经》《论语》及小学九类统计著作数量。)并从经学传承方式的继承、研修和传授方式的继承、汉魏经学制度的继承三方面,探求汉魏经学为北朝经学发展提供的学理基础。第二章,以数据统计为依据,论说北朝各个时期(十六国、北魏、北齐、北周和隋)经学发展概况和内部层级的异动,同时宏观分析整个北朝的经学走向。第三章在第二章的经学背景之下,分析北朝各个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关注北朝文体秩序和文学性考察,以及文人群体的经学家文学化和文学家经学化现象。第四章在南北朝对比中,探求北朝文学的经学内蕴,分析南北文学中经学内蕴的异同及其所产生的影响。第五章,经学家聚集与文学变革。北朝在战争后造成的经学家聚集,聚集后为争夺经学话语权所产生的斗争,带来了经学思想的融合。而在他们在经学斗争影响下,文学话语权的争夺,也带来了文风的变革。这篇论文的重点在于通过格局研究,来探求沟通经学与文学的可行性办法。经学是古代学术文化体系中的权威,具有至高无上的文化权力和学术权力。探讨经学内部诸经典间的作用排布和外在格局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其实是对《礼记·经解》中“温柔敦厚”“疏通致远”的《诗》《书》之教的文学史观照。
其他文献
步入21世纪20年之际,人类媒介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所以我们蒙古族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做好有关自己民族媒介受众研究,来完善有关受众的理解。只有这么做才能知
目的制备大黄酸聚乙二醇-聚乳酸纳米粒,系统考察其理化性质、体外释药特性及在大鼠体内血液-肾脏同步药动学行为。方法以聚乙二醇-聚乳酸(Polyethylene glycol-polylactic ac
目的:回顾性分析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在行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应用四种不同的内膜准备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8年期间在荆州某三甲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要求行冷冻胚胎移植的子宫内膜过薄的患者,临床资料相对完整且符合纳入标准者共240例。按照内膜准备方案,分为4组:自然周期组(50例)、补佳乐组(56例)、芬吗通口服组(68例)及芬吗通联合组(66例)共计240例。比较四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不
具有并发行为的软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越来越常见,但并发行为发生顺序的不确定性给软件测试带来巨大挑战。着色Petri网CPN(Coloured Petri Net)模型可以准确描述软件中的并发行为,适合基于CPN模型进行并发软件测试。然而并发行为发生顺序的不确定性会使CPN模型的状态空间规模指数级增长,所以在获取测试序列时,需要解决状态空间爆炸问题,实现高覆盖低冗余的测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将C
本文从心智哲学视角下研究汉语双关语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双关辞格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被广泛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历来被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研究。通过对先前
钾离子的稳态干扰是引起细胞功能障碍的一种途径,并且已经有证据表明钾离子载体通过扰动钾离子稳态来诱导细胞凋亡。冠醚是一种优秀的离子载体,可以转运钾离子,具有极大的生
生物荧光成像技术可进行实时立体的成像,在检测生物分子,细胞和组织/器官上实现可视化,使检测结果更加直观。荧光成像技术可以追踪生物体各种各样的生理过程,对研究人员了解
本文以阿拉善盟广播电视台蒙古语电视节目《蓝色戈壁》栏目为主要研究对象。《蓝色戈壁》栏目是阿拉善盟广播电视台2002年创办的第一档自采自编的蒙古语社教类综合性电视栏目
本文研究的是基于几种散度度量的分布稳健优化问题的求解方法.我们研究的模型如下(?)其中:(?)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依据散度来定义不确定集合γ,在已知经验分布的前提下,用距离经
目的: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前三位。约50%的患者存在远处转移,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不足10%。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