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及其当代回响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bo78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需要”是人们生活中极其熟知且惯用的词语,人们对其的探索与研究纵观古今中外,拥有漫长悠久的发展历史。历史唯物主义为需要提供了展阔的理论平台,促使需要范畴成为研究的重要领域,亦是马克思毕生关注的重要问题。尽管自始至终马克思本人从未将需要作为一个问题进行系统的表述,其关于需要范畴的思考零星地散落于思想的始末。本文将对马克思的需要理论进行全面的阐释,遵循时间发展规律重现理论的逻辑进程,旨在确证人在需要中的主体地位,以完成人本质的复归、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全文由绪论和四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概括总结,梳理了理论现存的问题。论文的第一部分详细的论述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论文的第二部分对理论进行了高度概括,一方面确定了人在需要中的主体地位,使需要的发展成为人本质复归的佐证;另一方面,严厉的抨击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产生的需要异化,指出对需要异化的扬弃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论文的第三和第四部分分别从当代中西方两个不同的角度深层次分析了马克思需要理论产生的不同理论回响,突出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有助于更深入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深刻意蕴,有利于深化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奋力谱写共筑中国梦的宏伟篇章!
其他文献
文明白始至终都是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要线索。人类对自身历史文明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在这其中也出现过很多的大家,但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却是汤因比。汤因比的《历史
橡胶树褐皮接传染结果表明:(1)皮接3个月后,发病率为 29%~50%,被传染感病的砧木植株树皮组织呈现褐色斑或水渍状的病灶,5a后开割割线排胶不正常,割线有不同程度的干涸,症状表现与大田开割树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