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树花发酵工艺优化及其发酵液成分的初步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hongnan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灰树花又称为林鸡或舞茸,隶属于担子菌亚门、非褶菌目、多孔菌科;它是一种食用真菌,并且在亚洲市场上它又作为一种药用真菌出售。因为灰树花子实体香味沁脾,味道鲜美,其灰树花多糖更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等作用,所以它在消费者中深受好评。本文主要筛选产灰树花多糖高产菌株Grifola frondosa,研究Grifola frondosa摇瓶发酵工艺条件并对其发酵液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灰树花菌株在PDA平板培养基25℃培养,菌丝的平均萌发时间为7d,菌丝颜色较纯白,菌丝生长较致密。3号灰树花菌株在PDA综合平板培养基上萌发时间和平均平板培养时间最短,分别为4d和15.3d。在摇瓶培养中与1号和2号灰树花菌株相比较,其菌球密度分别高7%和12%,菌丝体干重每升分别高2.06g和3.44g,粗多糖含量每升分别高0.11g和0.27g。在摇瓶发酵工艺研究上,分别对种子和发酵培养基进行选择和优化,得到适合的培养基配方;在此基础上,系统考察了发酵培养条件,确定种子培养采用两级活化方式,最适的种子培养时间为108h,接种量为10%(v/v),确定发酵培养基初始pH 6.0,培养温度为25℃,摇床转速为140r/min,装液量为100mL/500mL。在摇瓶水平确定添加1%的大豆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和芝麻油均能提高灰树花菌丝体干重。通过HPLC法测定出灰树花发酵液中含有3种多糖组分,它们的出峰时间分别为6.489、9.854和10.286min。同时测定出醇沉后的上清液中含有6种小分子物质,它们的出峰时间分别为6.820、8.184、10.933、11.386、12.100和14.152min。其中,在8.184min出峰的组分为葡萄糖,在12.100min出峰的组分为麦芽糖。通过三氯化铁反应、氢氧化钙沉淀反应、明胶沉淀反应、醋酐-浓硫酸反应、三氯醋酸反应、氯仿-浓硫酸反应和亚硝酸钠-三氯化铝反应分别对灰树花发酵液中的鞣质、皂苷和黄酮进行定性分析,实验结果为阴性,证明灰树花发酵液中不含有这三种物质。
其他文献
能量储存是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保障,从目前的能源结构分类情况看,热能是最重要的能源形式之一,热能的储存和利用对社会生活有很大影响。热能的存储主要有潜热储存
试验从呼市地区鲜牛乳中分离得到65株蛋白酶生产菌,从中筛选出产蛋白酶较高的3株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同时对其产酶条件及发酵工艺进行优化。最终选出高产蛋白酶且具稳定性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酶学性质研究及通过诱变处理进一步提高产蛋白酶能力。产蛋白酶较高较稳定的三株菌Bs4、Bs15、Bs2917通过生理生化试验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对产蛋白酶最高且稳定的Bs4菌株进行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
通过天然纤维增强高分子树脂基体可以得到机械性能与玻璃纤维增强相媲美的复合材料,并且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能耗较低、同时作为环境友好型材料也迎合了环保的要求,现如
针对某通讯电子设备对噪音控制、均温性提出的特殊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自然冷却型均温散热装置。基于相变换热的均温原理,在内部设置两相流体流道,通过流道中工质的相
细度测量技术在能源、采矿、化工、等领域应用广泛。对于木薯粉、稻壳、煤粉等能源颗粒来说,细度的准确测量在优化燃烧状况、降低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细度测量主要以离线为主,还没有成熟且精确的细度在线测量方法。本文以燃煤电厂一次风中煤粉细度在线测量研究为背景,探究超声波在线测量的可行性。超声波在工程测量应用中具有非接触、清洁、响应迅速等特点,利用超声波对以煤粉为代表的能源颗粒进行细度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