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后,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对企业而言,在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格局下,选择诚信守法经营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对海关而言,既要求为企业提供便利高效的通关模式,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求维持有序、安全的进出口贸易秩序,避免陷入无序混乱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海关的监管资源、人力资源、行政资源都难以无限地跟上行政相对人的增长速度。在这一背景下,“主动披露制度”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节约海关行政成本,提高监管效能,又能提高企业守法的自觉性,促进建立国家信用体系。而“主动披露制度”作为新的一种稽查模式,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甚少,尤其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评价其对海关稽查系统的意义,更没有对此制度提出相应改进和完善的建议。本文总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的背景以及意义,主要将国内外学者关于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研究和关于上市企业主动披露制度研究加以整理、分析、归纳、借鉴。第二章是对成本、效益的界定、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的简述。第三章是在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视角下,运用成本效益分析,合理定义主动披露制度的成本与效益,建立相应的成本效益分析数学模型。第四章根据某海关近两年的样本数据,通过发放问卷调查,借助四分位法统计调研数据,将涉及的成本与效益进行细化和统一量化。并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这种已被实践证明卓有成效的科学方法分析执行主动披露制度对海关、企业、社会三者的意义,从而判定主动披露制度存在的重大实效性。第五章,借助评估模型对海关稽查系统执行主动披露制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提出合理化建议。目前海关内外对成本效益分析法与主动披露制度两者结合研究甚少,而在其他领域运用成本效益法分析研究某项政策已经较为成熟,本文将此两者结合,可以弥补这一方面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