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科技产业的蓬勃兴起加速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给金融创新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在提高金融效率、丰富金融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金融风险的泛化,以命令和控制为核心的传统的监管方式通常是“危机型”立法和监管的产物,作为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破冰关键的自贸区金融政策,自贸试验区鼓励金融创新,以新兴技术重塑金融服务模式、流程、产品等活动的同时,亦产生诸多负面效应,金融风险随之而来。为应对金融风险,监管科技便应运而生,科技发展和互联网扩张至金融行业带来了金融科技和监管科技。区块链技术和监管科技是金融新技术发展的前沿,在推动社会技术进步的同时,现实应用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法律问题和障碍,区块链技术在改变法律中心化权威建立方式的同时,在权益证明、物权转让、智能合约订立等领域,都给现行法律制度带来挑战。法律监管如何改变对金融创新的相对被动和追赶状态,金融科技监管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尽管监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制度、法律法规,但是从实行效果来看,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难以跟上科技发展速度。借鉴国际经验,前瞻性地以自贸区金融创新和金融科技监管为视角构建宏观审慎监管制度,对维护中国金融市场长久稳定意义深远。自贸区金融科技监管,在监管模式、监管理念、监管路径、监管法律、协调机制等要有一些探索。对完善我国金融科技监管起到好的推动作用,未来的监管模式意味着要创新监管范式,利用监管科技;构建监管法律、完善法律法规、要彰显法律的包容性。完善建立多部门的协调监管机制,实现监管数据的共享。构建科学有效的风险预警监测体系;在央行的牵头下,增强金融科技监管部门监督权的强制执行权力。如何借鉴国际经验,前瞻性地构建自贸区宏观审慎监管制度,加强对外合作、协同监管,对维护中国金融科技市场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