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胃消炎颗粒治疗浅表性胃炎脾胃不和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lo1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健胃消炎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 脾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西医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标准和脾胃不和证中医辨证标准的 60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0 例,对照组 30 例。治疗组以健胃消炎颗粒试验,每次 20g,每日三次;对照组给予胃乃安口服,每次 4 粒,每日 3 次。两组均以 4 周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后,判断治疗效果。并对治疗组 30 例患者,治疗前后均检查血尿便常规,其中 10 例治疗前后均检查肝肾功能和心电图,以观察有无不良反应。治疗结果:(1)临床疗效:治疗组临床痊愈 8 例,显效 17 例,愈显率 83 %,有效 3 例,总有效率为 93% ;对照组临床痊愈 3 例,显效 15 例,愈显率 60 %,有效 9 例,总有效率 90 %。两组愈显率有显著性差异,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疗 2 周 和 4 周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前为 7.550±1.932,治疗 2 周后和 4 周后分别为 2.52±0.878 和 0.850±0.813。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 2 周后和 4 周后中医证候积分也显著减少,治疗前为 7.20±2.044 ,治疗后为 3.69±1.547 和 2.000±1.333 ,治疗前后证候积分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疗后证候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从症状消失率上看,治疗组对浅表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胃痛、痞满的消失率分别为 70%和 80%,对照组分别为 40%和 5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对照组纳差疗效好于治疗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有 1 例服药后发生呕吐清水,一例服药后发生腹泻。停药后消失。未发现有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损害。心电图无改变。结论:健胃消炎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良好疗效,尤其对改善胃痛和痞满疗效显著。
其他文献
新课标关于达成培养目标语文素养的新理念,实际上对语文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科书是语文知识的重要载体,我们由人教新版初中语文教科书语文知识设置情况入手分析其能否达
该文对日本"小柴胡汤事件"和我国涉及柴胡制剂的安全性案例进行了回顾性对比分析与评价,认为日本"小柴胡汤事件"所涉及的间质性肺炎、药物肝炎等严重及死亡病例,与当时日本医
将输入的图形作业与事先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标准图形进行对比,通过复合类似度方法和图像识别技术,把识别结果输出,使烦琐的图形作业批改能利用计算机完成。图形作业批改系统是
清代词史可以说是词派的交替更迭史,近乎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个词派来主导词坛,但同时又随着时代风气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词选作为配合词派美学的理想范本,也与此对应的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徐坤的作品都提到了知识分子的现实状况和精神处境,徐坤这一特殊视角也成就了她独具一格的特色。她的知识分子小说采用幽默的语言、游戏的方式对中国社会转
电影剧本《无处安身》以一个年轻的“理想主义者”何永志作为故事主人公,以他和林子熙之间的爱情发展为主要线索,讲述了何永志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无法取得平衡,事业、家庭、爱
目的:从miR-29b-5p靶向TGF-β/smads信号通路调控CFs增殖、凋亡和ECM代谢的角度,探讨扶正化瘀方抗心肌纤维化可能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1)差速贴壁法提取乳鼠CFs,观察AngⅡ诱导下CFs增殖、凋亡、ECM代谢和miR-29b-5p及TGF-β/Smads的表达情况,以及扶正化瘀方的干预作用。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CFs细胞形态;采用CCK-8法检测CFs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
直流电网在高压柔性输电、新能源接入、轨道牵引以及未来城市配网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直流断路器作为重要的控制和保护设备,是直流电网可靠、安全供电的重要保证。与交
萧乾是中国伟大的创作家,记者和翻译家,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翻译家,萧乾不仅翻译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而且还自译了十几部自己创作的小说和散文。但学术界关注的
由于组成单元的微观相分离,利用两亲性共聚物分子在溶液中自组装丰富有序的结构,作为模板诱导生成多形碳酸钙复合物。其中,亲水AA和亲油St单元组成的变化将会引起聚合物的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