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连续检测某煤矿工人肺功能,探讨工龄、接尘浓度和吸烟等因素对工人肺功能的影响,并通过软件预测肺功能随时间可能出现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山西某煤矿工人737名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07年和2011年进行两次肺功能检查,测定指标包括①用力肺活量(FVC)体积及其占预测值的百分比、②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体积及其占预测值百分比、③1秒率(FEV1/FVC)。肺功能损伤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2006)判定,同时问卷收集工人的职业史和吸烟等信息,运用卡方检验、协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IROLA(Spirometry Longitudinal DataAnalysis)软件预测部分工人的肺功能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2007年首次体检时工人平均年龄41.28岁,平均工龄18.47年,按工作岗位的生产性粉尘浓度高低细分为:低接尘46人,中接尘146人,高接尘495人。与2007年比较,2011年工人主要肺功能测定结果均呈现下降趋势,FEV1、FVC、FEV1/FV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11年诊断肺功能损伤187(25.37%)例,高于2007年的169人(22.93%)。2次检查显示肺功能障碍者的主要类型为限制性通气障碍(2007:88.31%,2011:92.74%)。随着接尘时间延长和粉尘浓度升高,肺功能测定结果呈下降趋势,肺功能损伤例数呈现升高趋势,高接尘组肺功能损伤比例(24.85%)高于中接尘组(20.41%)和低接尘组(15.04%)。吸烟对肺功能也有不良影响,高吸烟组(吸烟指数≥20包*年)肺功能各项指标均低于低或非吸烟组(吸烟指数<20包*年),其中,高吸烟组FEV1/FVC下降明显,与低或非吸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吸烟组肺功能损伤比例(32.16%)明显高于低或非吸烟组(2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工龄、吸烟指数和工作点粉尘浓度均是肺功能损伤加重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3,1.01,1.34。采用SPIROLA预测结果显示,10位高接尘者中未来出现肺功能损伤者为5人,10位低接尘者未来出现肺功能损伤者为3人。结论:接尘水平和接尘时间均对肺功能存在影响,高接尘组工人肺功能损伤比例明显高于中低接尘者,随着接尘时间的延长,主要肺功能指标下降,肺功能损伤比例上升。接尘和吸烟量大是肺功能损伤加重的危险因素。